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ID:41840108

大小:472.5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03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1页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2页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3页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4页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第2章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迈;章相互作用[全国卷三年考点考情]考纲考点要求2015年2016年2017年命题趋势形变、弹性、胡克定律I——IU卷盼6分考查重点:对弹力、摩擦力的理解和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考查形式: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若和其他知识综合考查,有时也会出现在计算题中.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II卷丁2()・6分———矢量和标量I———力的合成和分解II———共点力的平衡II【卷T24-12分I卷T19-6分II卷T14-6分III卷T17

2、-6分I卷丁2广6分卷T16・6分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III卷T226分说明: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扣教材•双层夯基(对应学生用书第20页)[教材知识速填]知识点1重力弹力1.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皇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⑵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g.可用弹簧秤测量重力.(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2.弹力(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

3、互接触.②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77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①压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竝的物体.②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彼迷的物体.③细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①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要根据运动状态具体分析.⑶大小①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kx.②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易错判断(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X)(2)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V)(3)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

4、地心.(X)知识点2摩擦力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名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OVFfWFfm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担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动摩擦因数⑴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牛相对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fl4=Fn・(1)决定因素:接触而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易错判断(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

5、反.(X)(2)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J)(3)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X)(4)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X)[教材习题回访]考查点:重力、重心的理解1.(鲁科必修1P62T2改编)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D.质量为加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加g,只要加一定,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就保持不变[答案]A考查点:摩擦力的理解2.

6、(粤教版必修IP74T9改编)(多选)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答案]ABC考查点:静摩擦力的分析3.(鲁科必修IP76T3)如图2・1・1所示,用水平力尸将一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设物体受墙的压力为N,摩擦力为仟.那么,当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1-1A.N增大,斤增大B.

7、N増大,Ff不变C.N增大,仟减小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答案]B[教师备选]考查点:摩擦力的计算1.(粤教必修&5声2)—个重6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190N的水平推力,若移动后只需180N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1)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多大?(2)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多大?(3)当用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导学号:84370043][答案](1)190N(2)180N(3)180N析考点•多维突破I

8、(对应学生用书第21页)I考点1

9、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假设法思路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例证图中细线竖宜、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的状态丁不变,故小球只受细线的拉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丿/]替换法思路用细绳替换装置中的杆件,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能维持,则说明这个杆提供的是拉力;否则,提供的是支持力例证图中轻杆/B、AC,用绳替换杆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