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

ID:41850770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比例和反比例施教时期年月曰教学内容六下第94页“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的1〜6题共几课时课型复习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题。2•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能否成正、反比例的量,感受用止比例和反比例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及基木性质,正反比例量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感受用止、反比例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特点。教学资源学生经验:有关比的知识,也是六年级里刚学的主要内容,由于比的意义与分数、百分数的练习非常紧密,所以学生对此应该相当熟悉。教学准备:PPT预习设计一、提纲: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

2、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能说出正比例图像的特点。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3.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相同点区别正比例反比例4.对表格中反映的两种量进行判断。(1)一•辆汽车的运货情况如下表:运货次数123456运货总吨数4812162024(2)一家工厂工人生产情况每个工人生产个数10202550100125工人人数1005040201085.找出生活中成止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并用表格表示出来。二、学习体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与丿恁If0*反L一、交流预习作业。(预设5分钟)先组内交流预习作业,后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把知识分类整理,学生汇报并说明理曲。二、多层练习,内化

3、提升。(预设20分钟)1•“练习与实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2•“练习与实践”第2题(1)独立完成。(2)比较每人计算的结果后,交流有什么发现。【板块一】1.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预习成果,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再组织全班交流。2.教师了解学情,参与小组交流。3.指导修正4.答疑解难:提问:还有哪些问题在小组内还未得到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l)o(揭示课题)【板块二】1.“练习与实践”第1题捉问:从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中你能直接得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吗?男生、女生、全班人数的对应份数之间具3.“练习与实践”第3题量出毎幅照片的2与宽,并分别写出它们的比。先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

4、比例,再算一算,看估计得对不对。从两个组成比例的照片来看,实际就是一个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比例尺?它们的大小改变了,但什么没有改变?4.“练习与实践”第5题写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耕地的比。说说获得的信息提数学问题。5.创编题:⑴如果5A二7B,那么A:B=():(),B:5=():()(2)在比例尺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的长4厘米,宽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实际周长是多少米?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5分钟)1.分层作业,多元发展有怎样的关系?2.“练习与实践”第2题总结:作为一个正常人,上述三个比的比值应该是弟不多的,这就保证了一个正常人的各部分的比例协调。3

5、•“练习与实践”第3题提问:从两个组成比例的照片來看,实际就是一个放大比例尺还是缩小比例尺?它们的大小改变了,但什么没有改变?4•“练习与实践”第5题(1)我国的耕地大多数在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你是怎么看出的?林地呢?(2)你从表屮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述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像第2题那样,由百分数得出相应的分数,围绕相应的分数解决问题。(3)这些数学问题你能解决吗?必做题:《补充习题》P66第1、2、4题。选做题:给5、0.8、10三个数配上一个数,能组成比例的这个数是()、或()、或()2.批改作业,及时评价【版块三】1.(1)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吋给予指点和帮

6、扶。(2)做完后,采取自批、同桌互批等方式校对作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由阅读《小数报》。2•师生反思,感受收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必做题:《补充习题》P66第1、2、4题。选做题:给5、0.8、10三个数配上一个数,能组成比例的,这个数是()、或()、或()家庭作业:1•必做题:《•课•练》P722.选做题:《一课一练》P72“智力冲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