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

ID:41857903

大小:1.62 MB

页数:192页

时间:2019-09-03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_第1页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_第2页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_第3页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_第4页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_第5页
资源描述: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滕霞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一、我国早期的文书与文书工作二、封建社会的文书与文书工作三、民国以后的文书与文书工作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书与文书工作“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文中指出“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的发展,商业更需要有条理的书信来往……”我国早期的文书与文书工作在我国古代的经籍中是有记载的。“人类有政治之组织,即有法令。有文字之法令即有公牍。”在

2、我国,文书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夏、商、周三代。《周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guai)。”体现:官治与民察1、官治:用官和书契来治理国家。2、民察:即万民用书契来鉴戒。一、上古时期——萌芽期文书产生的原因: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祈求神灵的宗教活动甲骨卜辞是应用写作的最早雏形.1、甲骨文,最早的应用文书。商代神权统治,事事占卜。事前占卜而记录的是“卜辞”,即计划决策;事后记录的称“刻辞”。甲骨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2、《尚书》上起尧舜下至春秋的文献,首部以应用文为主的散文总

3、集。“典”为君王颁布的法令;“谟”即谋权,会议记录;训诰,晓谕性文种,如《酒诰》,后者还用于分封赏赐臣民;誓,即誓词,出征时告诫将士的言辞,《汤誓》.《尚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3、我国公文的起点很高。甲骨文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形式,“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分别表明了占卜的原因、祝告的内容、神告征兆和验证结果。西周朝廷文书也已出现了程式化,开头常为“王亲令

4、”“王令军曰”等。二、夏商和西周奴隶制社会夏、商、周时期常见文书的种类:诰、誓、命、典1、统治者对属下和民众发布的指令性下行文书,“诰”的文种。如《汤诰》、《大诰》、《康诰》等篇,就是当时统治者商汤、周公、成王发布的告民众书2、誓、命的出现《甘誓》、《汤誓》、《牧誓》等篇就是当时统治者夏启、商汤、周武王在出征前向军队发布的誓师词;“命”就是统治者发布的命令,如《文侯之命》等。3、《周礼》《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

5、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三、春秋战国时期从早期到春秋属于初创时期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章表》中:“章以谢恩,奏以按核,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章”是用来谢皇上恩典”奏”是用来弹劾,揭露坏人的“表”是用来陈述下情的“议”是用来发表不同

6、意见的.《论语·宪问》载:“为命,裨谌(che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草创-讨论-修饰-润色”四个阶段是说郑国的四大臣裨谌、世叔、子羽、子产,共同起草、审阅、修饰外交辞令,最后由子产拍板。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均有史官,称太史,地委颇为重要。尤“记大事,书盟首”为神圣职责。招贤养士,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战国四大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纵观早期文书发展线索,可以有如下结论:第一,文书的出现有赖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赖于文字的产生,有赖于国家的产生。第二,文书从其产生开始,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的

7、基本职能便已出现。第三,早期的文书种类随国家事务的日趋频繁而越来增多,文书的作用日益增强。第四,在文种的使用上,早期的文书虽然有一定的区分,但未形成专门的文体,从总体上看,在使用范围上还没有严格的规定。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国家文书机构——太史寮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我们可以在《左传》、《战国策》、《史记》中见到不少。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拟文制度、用印制度、职官制度和公文传递制度。“玺”就是当时印章的称呼。是官员权利和身份的象征,“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春秋时,楚人卞

8、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