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

ID:41858624

大小:1.2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03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_第1页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_第2页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_第3页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_第4页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各种波长的恒定颜色线人眼对不同波长颜色的辨认阈限三色学说它是建立在视网膜上存在分别为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三种神经分别感红神经、感绿神经、感蓝神经。红感觉绿感觉蓝感觉综合色觉三色学说颜色混合:它奠定现代色彩学的基础负后像(可以很好解释)无法解释色盲现象1、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红绿色盲2、色盲可以感受到白色3、红绿色盲可以感受黄色。对立学说赫林的对立学说,也叫四色学说,它是假设在视觉机构中的感光细胞存在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和黑—白视素,人眼的感色过程就是这三种视素

2、建设与破坏的两种对立的过程。感光化学物质视网膜感色过程感觉黑—白破坏(白光刺激)白建设(无光刺激)黑红—绿破坏(红光刺激)红建设(绿光刺激)绿黄—蓝破坏(黄光)黄建设(蓝光)蓝负后像:某一色彩刺激停止时,与该色彩相关的视素的对立过程开始活动,因为产生该色的对立色(补色)。同时颜色对比,当视网膜正发生某一对视素的破坏作用,其相临部分便会发生建设作用,而引起同时颜色对比现象。对立学说对立学说色盲:缺乏一对视素或两对视素。无法解释颜色混合。用红、绿、蓝三原色能够产生所有光谱色的现象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阶段学

3、说在视网膜上确实存在三种不同的颜色感受器,它们是三种感色的视锥细胞,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光谱特性,同时在对视神经传导中,视神经系统又可以发出三种不同的反应,即光反应,红—绿、黄—蓝反应。因此可以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一个感三色的系统,而在视觉信息向大脑传导通路中则变成了四色机制。物体的呈现机理彩色物体与选择性吸收彩色物体:具有选择性吸收和反射(透射)不同波长光的物体。彩色物体与选择性吸收透射消色物体与非选择性吸收消色:指从白到黑的一系列灰色。因为白色、灰色和黑色物体对白光光谱中各波长的光能吸收程度均等,所以

4、也称作中性灰系列。消色物体:具有非选择性地吸收和反射(透射)不同波长光的物体。消色物体与非选择性吸收消色物体与非选择性吸收非选择性吸收和反射(透射):照射到物体上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等比例吸收和反射(透射),并不一定是全部吸收或反射(透射)消色物体与非选择性吸收透射体与反射体透射体:凡是能让可见光全部或部分透过的物体,称为透射体。如:玻璃、胶片、滤色片、胶卷等。反射体:凡是不能让可见光透过的物体。如:铁皮、木材、粉笔、黑板等。透射体与反射体注意:物体是透明体还是反射体,要看它对光的透射能力和反射能力而定

5、。哪种占主导就是相应的透明体或反射体。影响物体颜色的因素固有色:物体在日光下呈现出的颜色。光源色: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环境色:被观察物体周围邻近物体的颜色。光源色的影响光源为红光光源为绿光光源为蓝光光源为黄光光源为品红光光源为青光光源色的影响一般而言,光源对物体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光面,其它部位影响较小。受光面的颜色是物体固有色和光源色的综合表现。环境色的影响例:白色的物体放置在红色的观察环境中,会被“染”上红色。环境色对物体色的影响主要在暗调部位。一般规律:颜色鲜艳或面积大的邻近物体所产生的环境色影

6、响较大;邻近物体与被观察物体距离近时产生的影响大;被观察物体表面越平滑,受环境色影响越大。讨论影响物体颜色的因素有哪些?原稿、样张和印刷品的观察条件透射样品:D50标准光源、观察面的亮度为(1000±250)cd/m2,墙壁和环境表面呈中性灰色;反射样品:D65标准光源、被观察面的照度为(500~1500)lx,环境四周呈中性灰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