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

ID:41859696

大小:271.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基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塞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

2、立商朝。III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

3、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诸侯f卿大夫(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oVaVa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总结

4、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乐周武王田工东周前770年前221年洛邑周平王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打制石器一石器时代磨制石

5、器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玄L青铜器青铜时代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2)商周时期: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代表:①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③利MEgui]2、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2)方法:泥范铸造法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

6、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刑法、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医药、天文历法等4.发现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K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

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2)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名称时间历史特征社会特点春秋前770—一476年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①战乱与纷争②春秋以争霸为主战国以兼并为主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K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手工业:规模扩大。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二

8、、王室衰微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