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

ID:41866629

大小:77.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3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_第1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_第2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_第3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_第4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木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彖地写出了+対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彖+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2、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彖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人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农程度,衣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

3、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坏坏和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冋答淸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

4、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彖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糟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乙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儿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

5、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儿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乂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呆、情呆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

6、大、开门见山。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岀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玄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怡”不见“景”;“寓怡于景”、“诸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诸”,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口然呆色之中,一切呆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感知能力。即对文

7、章阅读后一种基木的感觉、知晓能力。新课程特别重视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木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等。1、如阅读记人的记叙文,就耍看记了什么人的什么事,表现了人物怎样思想感情或性格特点;2、阅读记事的记叙文,就要看记了什么事,涉及哪些人,通过事件反映了什么主题;3、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就要看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这些景或物冇什么特点,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4、阅读说明文,就要看说明的对彖是什么,冇什么特点或作用等等。概抵提炼能力是语文阅读川最重要的,能够考查你是否读懂和对文章的准确体会和感想。即对全文、段落进行整体概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