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天文系课件-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

中科大天文系课件-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

ID:41866698

大小:39.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3

中科大天文系课件-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_第1页
中科大天文系课件-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_第2页
中科大天文系课件-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科大天文系课件-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7.4星系的起源与演化观看视频:・星系碰撞星系的起源问题与宇宙早期的结构和演化有密切关系。目前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中,由于引力不稳定性而使星系介质凝聚、收缩成原星系,再演化成星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认为,星系的形态序列就是演化序列,有两种不同的看法:①球形变扁,形成旋臂旋臂变松,消失,BP:椭圆旋涡不规则;②不规则由于转动获得轴对称旋涡椭圆现在认为,星系的形态序列并不是演化序列,因为S星系、E星系都具有老年星,而且年龄差不多。并且,质量、扁度等这些量的差别也表明,各种类型的星系不能彼此转化。目前公认的看法是,原始星云在收缩过程中,出现第一代恒星

2、。在原星系的中心区,收缩快、密度高,恒星形成率也高。由于中心区的剧烈弛豫过程,形成旋涡星系的星系核或椭圆星系的整体,星系的自转离心力阻止赤道面(银道面)上的进一步收缩,并造成不同的扁度。气体的随机运动和恒星的辐射加热过程使得部分气体未成为星胚,并由碰撞作用而沉向赤道面,形成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星系从形成之初就基本定型并保持下来,不再显著变化,其一生中演化十分缓慢。除因邻近的伴星系的潮汐作用等因素造成物质“桥”、“尾”或剥去星系外围物质,星系结构一般无大变化。NGC2163和NGC2207钱德拉X射线空间天文台拍摄的同一星系照片,显示其核心区域可能存在两个黑洞“车轮

3、”星系(A0035-335)与“入侵者”。但目前还不清楚右边的两个小星系谁是“入侵三个星系的碰撞者”椭圆星系可能由于初始密度大,速度弥散度也较大,恒星形成率一开始就非常高,气体几乎全部用来形成恒星。星系中的恒星是无碰撞的,所以椭圆星系形成后形态基本不变。旋涡星系的第一代恒星诞生率较低,所以有部分气体保留了下来。计算表明,不同的初始密度和初始速度的弥散度,可以形成核球和星系盘之间大小比例不同的星系,这就可以大致解释Sa、Sb、Sc三种次型。不规则星系的恒星诞生率更低,至今尚有较多气体遗留下来。在规则星系团中,物质密度、速度弥散都大,成员中椭圆星系多。不规则星系团中,密

4、度较小,椭星系较少。在富星系团中,旋涡星系少,其中心区域则完全观测不到旋涡星系。旋涡星系主要是场星系或是疏散星系群的成员,反映出那里的密度和速度弥散度都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