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

ID:41870472

大小:45.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_第1页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_第2页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_第3页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_第4页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知晓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法制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

2、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为了进一步了解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二、了解背景1、商鞅介绍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十年之后,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2、商鞅变法介绍秦孝公六年和十二年,两次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

3、为: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按军工大小给予爵位的等级制度;采用李悝的《法经》作为法律,推行连坐法;统一度量衡制等。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标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是怎么学会生字新词的。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教师检测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1)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孝顺葫芦基础商鞅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诚信守法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胆小怕事惹是生非自讨苦吃言而有信立木取信(2)理解词

4、语。真心实意:真实的心意。冥思苦想:冥,深。深沉地思考。惹是生非:惹是非。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喜笑颜开: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郑重:严肃认真。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四、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2、互动交流: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

5、受权变法。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五、研读课本,归纳质疑1、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立木取信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争取国家富强3、在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面临着哪些困难呢?一方面,一些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六、语句分析1、商鞅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说明

6、他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到……便……”表明商鞅主张变法的思想早已胸有成竹,也说明他实施变法的急切。2、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思考: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家认为,把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朝廷在耍弄人。人们的想法,表现了对商鞅做法的怀疑。3、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通过对小伙子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对商鞅做法的怀疑,但是愿意以身试法,对他所说的

7、话进行验证。4、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思考: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5、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让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秦孝公的委托,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这句话表明了商鞅推行新法的目的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态度。6、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

8、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为了使自己制定的新政策、新法令得以顺利实施,只用了五十两黄金和一根木头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充分显示了赏罚分明、严格执法是治国之本。七、课文小结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