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

ID:41871216

大小:1.46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9-04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金茂峰(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江苏苏州215129)引言关于如何把握物理中考命题走向,如何提高物理复习的针对性这是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都要面对的课题。笔者近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多次参加了中考阅卷,因此对新课程实施以来物理中考命题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笔者从理论层面和试题分析两个角度进行论述。我们知道,中考具有学生学业评价和课程改革导向两大功能。学生学业评价功能,要求中考试题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将那些具有进一步学习潜能的合格毕业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课程改革导向,亦即所谓的“指挥棒”,要求中考命题要对初中物理教学

2、及物理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所以中考试题必然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促进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国家、地方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和教改指导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等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中。教材是中考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课标、考试说明和教材之间必然有内在的联系,揭示他们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中考的功能与特点,我们就可以揭示中考的命题规律、趋势;同时通过对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就能对新的中考进行合理的预测,以便能更好的拟定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1理论层面的分析1.1驾驭“新课标”——把握好命题导向1.1.1“新课标”的课改理念是教学改革的指南,是中考

3、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新课标”的课改理念主要有:“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近年来中考所刻意追求的方向,如一元硬币的质量、安全用电的要求、白汽的形成、近视眼成因及矫正、高压输电、家庭轿车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计算等等,无不渗透着生活气息。至于“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近几年试卷中出现的水流抽气机模型、世界物理年、电磁辐射、探月工程及形状记忆合金等都是这类试题。如果不注意物理学史、科

4、学史的渗透或对科技发展漠不关心,就很上手。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在复习备考中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就能防患于未然。关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预示着中考今后必将出一些开放性的试题.比如,出那些让考生依据物理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多元化的解决、判断或评价.从而改变当前“考试就是作题”的现状.对某一物理问题,提供开放的情景,让考生进行解决,只要能够用物理知识自圆其说,可以让学生异想天开.评卷时进行多元评价,这样才能体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试题在近年来的中考中已有较多的体现以后估计仍然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之一。1.1.2“新课标”的课课程目标是中考命题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5、“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作为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具有指导功能的中考必然对此有所体现和渗透.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已经有此迹象如2006年苏州第17题,利用诗文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将人文精神和物理精神相互渗透。爱国主义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之一,结合“神州五号”事件设置物理情景的题目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命题铺设点。1.2吃透“考试说明”——评价好学生学业中考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在命题环节也应该体现,因此为了使考生了解中考怎样考、考什么等内容,每年的中考之前都要有考试说明对中考的题型、内容要求、难度等进行范例性说明不至于让考生,尤其

6、是应届生对中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般说来,每年的考试说明都会将有关信息在形式和难度上透露出来,需要细心解读.对于考试说明不但老师要明确,学生也要明确.这样学生才能够明确考试的要求,增强备考的目的性,提高复习的自觉性、主动性。1.3注重“教材”——命题的重要依据1.3.1深挖教材,透彻理解基本慨念,掌握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物理学的知识载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一道考题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掌握程度,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题,而是加深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掌握和应用。1.3.2全面理解教材的各个方面对教材(苏科版)中设置的板块:“想

7、一想”、“做一做”、“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快递”、“探究实验”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纵观近年来的中考命题情况,这类内容始终是命题的重要取材点,因此我们应该“以本为本”。1.3.3实验技能不可忽视物理重在“以物明理”,正像杨振宁教授所说的:“物理学是现象的物理学”,而不仅仅是作题的物理学,观察物理现象、验证和探究物理规律,光靠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了还始终认为“温度计”是“一条线”——教学中的比喻画实物图时,把导线联接到滑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