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

ID:41876943

大小:144.1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_第1页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_第2页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_第3页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_第4页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专题练习(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I川运动总司令2.(2016•全国名校联考)下表是依据1919年5月5日学生所呈《上大总统书》上的签署

2、所做的参加游行的各学校学生人数和校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北京大学北沙滩、景山东街、北河沿3000/2400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平门外厂甸925/700人北京法政专门学校西城太仆寺街700人北京工业专门学校西四牌北祖家街200/150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阜成门外罗道庄200/150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前门外后孙公园200/130人铁路管理学校西单李阁老胡同200人高等警官学校北新桥以西300人北京税务学校朝阳门内大雅宝胡同320人中国大学前门内西城根1400/1450人汇文大学崇文门内盔甲厂80人民国大学宣武门外储库营300/300人朝阳大学东四海运仓200/350人A.

3、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B.一些学校对运动持观望态度C.材料数据或缺不能反映事件实情D.运动初期不具有反封建性质3.“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A.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A.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B.对当时屮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C.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1.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屮“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表屮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

4、)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0.78%2.45%25.14%A.十月革命的影响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土地革命的进行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2.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屮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3.(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26年7月4日,国民

5、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榷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A.召开国民党“一大”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C.整编国民革命军D.发动北伐战争4.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屮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

6、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5.(2016•南京调研)历史地图反映了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它能够将难以表达的含义转为直观的信息。观察下图,结论正确的是()«宋丄:•令矗穷0rA.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中共的最高决策由错误走向正确A.屮国革命屮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B.中国革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御侮1.“我党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把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岀。目的是要在屮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份向共产国际的汇报说明共产党准备()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B.创建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战略转移,突围长征D.纠正“左”倾错误2.据下图的信息判断,当时该政府向群众发行“借谷票”的主要目的是()A.支援北伐战争的革命军队B.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C.渡过抗口战争的经济困难D.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3.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0(女):“哎呀勵/炮火声来战号声/打只山歌亲人听/快与敌人决死战/-点个年纪红军哥/活捉老葆何应钦”(男):“哎呀瞰J/妹子山歌情总深/声声唱來感动人/敌人围剿定粉件/一点个年纪同志妹/你就早搭凯旋门”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