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

ID:41877975

大小:7.49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9-04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_第1页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_第2页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_第3页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_第4页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环保法解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读新《环境保护法》及五个配套办法——在全省县区环保局长培训班宣讲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焦万益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祗,关乎民族未来”;“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碧水的目标不断前进”;“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要严肃问责,依法惩治。”李克强总理评价新环保法是“杀手锏”,不是“棉花棒”。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对姑息纵容

2、者严问责”、“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等等。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评价环保法是“带牙齿”的法律。修改后的法律共七章七十条,与现行法的六章四十七条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在理念制度的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是环境法治层面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对环境污染、环境违法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体现了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修改重点及配套《办法》解读新环保法修订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七大方针进行修改:合理定位创新理念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多元共治经济手段强化监管(一)合理定位新法的定位:基础性、综合性

3、法律。是环境保护的上位法,与各部专项法律、单行法地位不同。规定了基本原则、基本的制度,解决共性的问题。(二)创新理念新环保法在修订过程中,环保部坚持要重点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新环保法有许多理念的创新:1、从立法目的看。第一章第一条把“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目的,体现了3个新的理念:(1)、关于把“人体”改为“公众”的理念——扩大了受众群体;(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把党的意志变为了法

4、律意志、人民的意志;(3)、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4、从环境保护的原则看。新法第五条明确了环境保护坚持的原则: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保护优先:主要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当前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这次能够把保护优先写进法律,很不容易。预防为主:主要是强调污染从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控制,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综合治理原则:就是环保手段要多元化,贯彻“多元共治”的方针。要实行综合的手段,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逐步转变

5、为主要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付之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新法增加了“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职责和义务。关于公众参与原则:新法新增加了一章明确公众参与问题。背景: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有的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邻避效应日益凸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环境利益冲突协商机制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环境知识未广泛普及,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漳州古雷半岛PX项目爆炸(2015.4.6)关于损害担责原则:第六十四条规定了

6、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本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环境损害也适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但是,破坏生态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也应当按照侵权法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承担无过错责任,并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免责、减责事由:不可抗力、受害人原因、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三人过错。环境侵权纠纷解决途径:一是环境保护主

7、管部门可以进行调解;二是直接向法院起诉。5、关于“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新法第十三条增加了“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明确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新法第三十条增加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的内容,生态安全从法律意义上上升为国家安全。(三)完善制度新的环保法设计了很多的制度,基本制度主要有: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总量减排与区域限批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防联治环境预警环境监测还有现场检查、行政强制、行政拘留、按日计罚等制度。1、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8、(第29条)环保法第四审时增加了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定,这是基于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加的内容。红线,就是不可逾越的底线。2、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制度(第44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超总量排污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由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实施“区域限批”。3、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第19条)项目环评是各级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管理的有效的“杀手锏”、“调节器”“控制阀”,分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三种。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法规环评,这在国际上称为战略环评。(四)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