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定稿)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

ID:41878629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_第1页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_第2页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_第3页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_第4页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教案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课题阿房宫赋复习目标1.熟背课文;2.掌握实词“一”、“使”、“爱”、“族”;3•整理虚词“焉”;4•学用句式:疑问句;5•作文素材积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熟背课文并能翻译疑难句子: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適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3•嗟乎!使/、、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八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二、一<使V实词(一词多义):"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全部的,所有的)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而

2、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晴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乃,竟)便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与“何”连用,多么)触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使秦复爱八国之人(假使)a爱Y一秦爱纷奢(喜爱)使秦复爱/'、国之人(爱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族Yk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同姓的亲属)士大夫之族(类)三、焉邯(-1.+I①三译:②彩译:2•甫且:(二1・;①岁译:虚词:J用法:-)兼词扌当于“于之”、“于此”、“于彼”。1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

3、老师。2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会从这里兴起。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焉置土石?(《愚公移山》)h并且将土石放在哪里呢?1)代词相当于“之”O[: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译: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呢?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译:杀鸡怎么要用杀牛的刀呢?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译:哪里有仁爱的人处在君主的地位,对陷害百姓的事却能做得出来呢?(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

4、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译: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荆卿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译:一根羽毛不能举起,是因为不肯用力量。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o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译:不通晓句读,迷惑而不去解答,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他们的高明之处。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5、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①盘盘焉,圉園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晶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楼腔焉。(《石钟山记》)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楼碗的响声。“焉”字的用法主要有以上二种。所谓“用法”,包括弄清①虚词的词性,②语法作用,③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要求的文言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并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

6、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两个方面比较区别,以掌握其常用义。[“焉”字用法小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并解释其含义。①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①兼词,在这里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②代词,他。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③用在句未,表一般的陈述语气,有引人注意的意味。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④疑问代词,为什么。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⑤从哪里。2•下列句子中的“焉”都是语气词的一组是(D)①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①疑问代词,什么

7、;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②疑问代词,何;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报任安书》)③语气词,啊;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④句未语气词,啊;⑤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⑤句未语气词,相当于“啊”;⑥不然者,吾何辞焉(《柳毅传》)⑥句未语气词,相当于“呢”;⑦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⑦呢。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焉”字有两个都属于疑问代词的一组是(A)①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①疑问代词,什么;②于是余有叹焉(《

8、游褒禅山记》)②句未语气词,可译为“了”;③然力足于至焉(《游褒禅山记》)③疑问代词,那里;④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秋水》)④句未语气词,可译为“乎”;⑤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氓》))⑤句未语气词,相当于“了吧”;⑥入一二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⑥兼词:在那里⑦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