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1879961

大小:161.2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4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届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木阅读中华文明有多重起源,黄河不是唯一的摇篮。大约在5000多年前,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的广阔土地上,已经形成众多的“酋邦”;这些“酋邦”渐渐融合,最终向统一国家方向发展o4000多年前,“夏”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国家;3500年前,商帝国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存在。当欧洲尚处在荷马时代时,周天子已经用分封制规范了土地的分配形式和社会的等级秩序,而类似的制度,要到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才在欧洲的法兰克王国逐步形成。我向学生讲述西欧的封建制度

2、时,学生们常常问: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很像西欧的封建制?我说应该这样问:西欧的封建制是不是很像西周的分封制?终究,西周的分封制比西欧的封建制要早一千多年!西周分封制造成社会的严重解体,持久的动乱延续了数百年——正如同在西罗马解体、封建制形成后,西欧也经历了数百年动乱。有过这一段经历后,秦始皇在公元前三世纪统一中国,统一从此就成为中华古典文明中最珍贵的遗产,它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保证了国家的永续长存。在世界所有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自远古至今日未曾中断的一个文明,政治统一是它的保障。。除了政治统一这个因素,还有一种强大的思想黏合剂

3、,那就是孔子的学说。孔子生于轴心时代,它所生活的中国正处在严重的动荡与分裂中,他希望结束动荡,回归秩序,因而设计了一套关于秩序的学说,将人和自然都置于其中。这套学说承前启后,成为中华古典文明之集大成;它崇尚和平、反对战争,倡导公德、拒斥私利。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载体,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文明需要载体,没有载体,就没有文明。在我看来,文明须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体即意识形态。轴心时代之所以伟大,是它产生了人类多种文明的精神载体,后来各种文明的发展,多少都表现为轴心时代精神产物的继承与变异。轴心

4、时代的伟大智者们: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犹太教先知,还有其他人,他们的学说或宗教,承载了文明的生存力。而中华文明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孔子的学说(精神载体)与帝国的结构(政治载体)高度结合,形成了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有直接的联系:凡是社会稳定,经济就繁荣;凡是社会动乱,生灵就涂炭。孔子学说之所以成为中华古典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根源。相比之下,西欧的情况不是这样,思想与国家未能理想对接,对后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国家曾分别称雄世界东、西方

5、,它们势均力敌,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旗鼓相当,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但是从公元4世纪起,东、西两大帝国都陷于混乱,都经受了长时期的“蛮族入侵”。公元7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把中华文明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分离,所谓“恺撒与上帝各管一摊”。尽管我们知道:欧洲中世纪并不“黑暗”,它仍然充满生机,但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它却落伍了。这以后,东、西方文明拉开距离,“东方”几个文明不断放出异彩,包括印度、阿拉伯、奥斯曼,甚至拜占庭。中华帝国则一枝独秀,按照美国加州学派的估算,在18世纪

6、之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的GDP总量始终位居世界第一;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长期不变。(摘自钱承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性的未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4000多年前的“夏”是在渐渐融合从黄土高原到东海Z滨广阔土地上的众多“酋邦”的过程屮建立起來的。B.四周和四罗马解体的史实证明,封建制度虽然使国家出现动乱但没有阻碍文明的发展。C.孔子根据自己的社会体验所设计出来的关于秩序的学说,充分阐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D.欧洲进入“封建时代”后所焕发出来的生机,使得它跟不上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而最终

7、落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从中华文明的缘起谈起,并通过对比阐述了国家统一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B.孔子学说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载体,文章多重分析它的产生及对国家发展的直接影响。C.文章通过对汉帝国和罗马国家的论述,阐明了思想与国家的对接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D.对于文明的发展,文章首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比较,最后阐明了造成东、西方文明拉开距离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统一,可以修补国家分裂给文明所造成的毁坏,还可以促进文明的进一步发展。B.伟大智者们的学

8、说如果没有与政治载体结合,就难以成为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C.孔子的学说能够被国家所接受,是因为他的主张既符合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乂符合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追求。D.印度等东方国家精神载体与政治载体的结合比较松散,其文明程度比不上中华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