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认识论复习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

ID:41881025

大小:1.03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9-04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_第1页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_第2页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_第3页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_第4页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物论认识论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被击倒并非最糟糕的失败,放弃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本单元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第4、5课)和认识论(第6课)两部分。唯物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部分(第四课、第五课)(1)物质哲学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运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论部分(第六课)(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8)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9)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1)物质——世界的本质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唯一特性,万物的共同本质)(可知论)

3、(唯物主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产生、构成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联系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

4、的思想。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的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2)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区别:①含义:/②特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相对静止——形而上学的不变

5、论不可分割(3)物质运动的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注意: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改造和消灭规律。意识的本质起源自然界的产物(物质基础、生物学前提)生理基础内容人类社会的产物(劳动)人脑(对外界刺激引起反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实践人脑意识)形式主

6、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物质决定意识注意:正确与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本质结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5)意识的能动作用特点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与错误

7、)表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现象、本质规律,现在过去未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实践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与萎靡)(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注意:意识不会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有正确和错误区分。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为什么怎么样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和依据。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从发,尊重客观规律

8、,按规律办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③两个结合④两个反对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认识真理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反作用决定性质谬误特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概念特点来源动力检验唯一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