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

ID:41882593

大小:2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_第1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_第2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_第3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_第4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答案)——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思考题库第六章植物生长少土壤环境第一节土壤的固相组成1.简要说明土壤矿物的种类及其性质。土壤矿物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人类:原生矿物是指肓接来源于火成岩或变质岩的矿物,包括长石类、用闪石、辉石类、石英、铁矿类、硫化物和磷灰石。风化后是土壤养分的主要來源,同时构成土壤的骨架,是土壤砂粒的主要來源。次牛矿物是由原生矿物转变或重新合成的矿物,包括黏土矿物和含水的氧化铁、铝、及简单盐类矿物。它们是土壤黏粒的主要来源。2.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有什么关系?不同的土壤质地,肥力高低是不同的:砂土类土壤一般肥力低下,表现在养分缺乏、有机质含量

2、低;通气透水,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壤易干旱;土温易变化,温差大;耕性好,种子易出苗,但后期易出现脱肥现彖。黏土类土壤正好相反,壤土类兼有二者的优点,是农业上较为理想的质地类型。3.说明土壤质地层次性产生的原因及类型。土壤质地的层次性是指土壤质地在土壤剖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即上下土层之间的土壤质地出现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冇:成土母质本身的层次性;土壤形成时粘粒的淋溶和淀积;人类耕作活动的影响也能使土壤质地出现差异。土壤质地层次性的类型主要有砂盖粘型(蒙金土)、粘盖砂型和屮间夹砂(粘)型。其屮以耕层为砂壤-轻壤,下层为屮壤-重壤的十•壤质地层次类型为好

3、。4.什么是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如何转化的?土壤冇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冇机物质,包括新鲜的、仍保持原來生物体解剖学特征的动植物残体;半分解的有机物质和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插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过程。其中矿质化是有机物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卜",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它为土壤释放出了养分,是土壤的一个供肥过程。而腐殖化是指矿化的-•些中间产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匝新合成的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冇机化合物即腐殖质的过程,它为土壤保存了养分,是土壤的一个保肥过程。5.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有何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的作用可以概

4、括为以下几方而:为植物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首先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其次是改善土壤的耕性,并能提高土壤温度,另外有机质对调节土壤保肥性能及改善土壤酸碱性方而也有着重要作用。提髙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减轻土壤污染。刺激植物牛长。总之,土壤有机质是肥沃土壤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第二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1.土壤容重在生产上有哪些应用?土壤容重在生产上有广泛用途: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一般来说,疏松的土壤,容重比较低,而紧实板结和砂质的土壤容重较高。计算土壤孔隙度。计算土壤质量,从而计算出其中水分、养分、冇机质、盐分的数量,作为

5、灌水屋、施肥量和土壤改良的指标和依据。2.什么是农业生产上理想的土壤孔隙状况?一般说来,农业生产理想的预热孔隙状况应是在30cm左右深的耕层中,上部土壤(0-15cm)的总孔隙度为50%-60%,通气孔隙度达15%-20%,下部土壤(15cm-30cm)的总孔隙度为50%,通气孔隙度为10%左右,即“上松下紧”的土体孔隙构型,上部松冇利于土壤通气、透水和种子的发芽、岀土;卜•部紧则有利于保水和根系深扎,增强微生物活性和养分转化,以扩人作物营养范围。3.说明团粒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关系。团粒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结构,因为团粒内部是毛管孔隙,团粒之间是

6、非毛管孔隙,两种孔隙配合适当,而R总孔隙也校高,具冇良好的孔隙性,从而使土壤具冇较人的蓄水抗旱能力,也使养分与空气,供肥与保肥的矛盾得以协调,导致了土壤温度的稳定与适中,所以团粒结构是土壤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的调节器。4.如何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需要冇胶结物质(冇机胶体、无机胶体、钙和其他阳离子)的存在,同吋还要有成型动力(胶体的凝聚作用、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牛•物的穿插挤压),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一般认为培育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应采取以F农业措施:合理的轮作倒茬。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适吋耕耘。施用石灰和石膏。应

7、用土壤结构改良剂。5.土壤物理机械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土壤物理机械性是指土壤的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以及其他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形态变化的性质。影响土壤物理机械性的因素有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分的含量。质地愈细,黏粒含量愈多,比表面愈大,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愈强;冇机质含量愈高,黏土的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愈弱,而砂土的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愈强;土壤含水量愈多,愈能降低土壤的黏结性,黏十需有一定的含水量才能表现有黏着性和可赠性。6.说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概念,意义及影响因素。土壤阳离了代换量是指侮千克土壤所吸附的交换性阳离了的毫摩尔数。土壤阳

8、离了代换量的大小能直接反映出土壤速效养分的数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0—,也是土壤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土壤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