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

ID:41885083

大小:8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4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_第1页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_第2页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_第3页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_第4页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鼓楼区二)文言文阅读(14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2、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丙)邹与鲁讧①。邹穆公问曰:“吾有司②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③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⑤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上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⑥夫民今而后得反⑦之也。君无尤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有司:与下文的“长上”都指官吏。③莫之死:没有百姓为他的长官而死。④疾:憎恶

3、。⑤转:弃尸。⑥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百姓,百姓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⑦反:报复。⑧尤:责备、归罪。7.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4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诛之,则不可胜诛8.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寡助之至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人不知而不愠D.虽不能察,必以情虽千里不敢易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4、10.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指(用乙文原句回答),(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可以用(甲)文中哪些语句来印证?(2分)11.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三个语段均表现了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取信于民的思想。B.(甲)段采用议论方式,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行说理。(乙)(丙)两段则采用人物对话方式,在对话中体现自己的主张。C.(甲)(丙)两段文字选自《孟子》,(乙)段选自《左传》,作者是春秋时代的左丘明。D.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语势充沛,雄词激越,这一特点在(甲)(丙)两个文段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7(4分)限制;赐

5、福;案件;尽、完8(2分)A9(4分,每题2分)(1)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只要君王施行仁政,他的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死。10(2分,每空1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1(2分)D(丙文没有运用排比)附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

6、呢;”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府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上层的人工作轻慢并且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栖霞区【古文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7、,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战国]孟轲《孟子》)【乙】越心未平①,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②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③,视之以伍员④。未三、四级⑤,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说,俾嚭⑥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⑦曰:“四国畏王

8、,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⑧,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嚭用事⑨。明年,越入吴。([唐]罗隐《吴宫⑩遗事》)[注释]:①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②俾:使。③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④伍员:伍子胥,吴国大臣。⑤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