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

ID:41885234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_第1页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_第2页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验分析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发展,钢管婭结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梁柱节点是该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其结构形式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是钢管碇结构研究的热点。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实验、八*•冃U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主要传递梁端剪力和弯矩(刚性节点)或仅传递梁端剪力(较接节点),是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确定结构计算模型的关键。所以节点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整体的可靠性,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以及工程的进度。基于对现有节点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节点:装

2、配式无环板穿心牛腿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如图1・1所示。一、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本文对这种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从而为这种节点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根据梁端型钢与穿心牛腿间不同的连接方式,这次试验中共制作了两个试件。依据节点形式,该试验中共制作了两个试件,分别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编号为J1(预制梁与穿心牛腿采用等强对接焊缝的连接形式,如图2.1所示)和J2(预制梁与穿心牛腿采用高强螺栓等强连接)。(a)对试件所用的钢材分别制作了标准拉伸试样并进行了拉仲试验,试验钢材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钢管内混凝土和梁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试

3、验中制作了标准立方体试块,测试了立方体抗压强度。二、试验结果分析试验过程中以纵向钢筋筋屈服或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上出现明显拐点时对应的荷载作为屈服荷载,对应的位移作为屈服位移。荷载达到最大值时承担的荷载作为极限荷载,试件破坏时达到的位移作为极限位移。当结构临近破坏时,荷载增量较小,而位移增量较大,达到下列条件Z—即可认为试件破坏:(1)受压区混凝土压碎;(2)试件至最大荷载后,承载力下降至最大承载力的85%;(3)梁端挠度达悬臂长的1/250;根据试验过程得到的各项指标见下表:选取危险截面处纵筋上应变片测点的读数,作出整个加载过程纵筋的应变值与荷载变化

4、曲线,如图3.3、图3.4。由图3.3可知在梁端加载至15RN左右吋,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这证明钢筋已经开始进入了塑性阶段,这与试验中试件J1梁内纵筋在荷载达到14kN时屈服的现象相吻合。试件J1梁内纵筋的受力情况比较符合适筋梁内钢筋的受力特点,受力性能比较稳定。由图3.4可知当荷载增至20RN左右吋曲线出现一个不太明显的拐点,至荷载加到35kN左右时曲线上出现第二个拐点。第一个拐点是由于纵筋屈服引起的,笫二个拐点是由于连接板逐渐产生滑移而后滑移乂消除引起的。根据材料力学公式和试验中采集到的应变数据,分别计算出了梁屈服时试件腹板中性轴处最大剪应力(表

5、3.2)和翼缘上的正应力(表3.3)O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当梁屈服吋,两个试件上无论是腹板上最大剪应力还是翼缘上的正应力,均没有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这说明梁屈服吋,型钢基本上处于弹性阶段,并没有塑性发展,这与设计相符,这说明两个试件的破坏过程很稳定,塑性较在预想的混凝土梁部位产生,节点受力性能好。观察试件J1梁端滞回曲线,呈现比较明显的梭形,都比较稳定,形状也很饱满,没有出现明显的捏缩现象,说明节点J1有比较好的耗能能力和位移延性。观察试件J2右侧梁滞回曲线,其形状呈明眾的Z形。这反映出滞回曲线受到了大量的滑移影响,具有滑移性质。由于滑移的发生,试件J

6、2梁端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并不能反映试件的抗震性能。三、结论与展望通过试验和一系列分析,木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试件J1以混凝土梁的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而破坏;试件J2在试验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滑移,导致梁端挠度过大,最终以混凝土梁开裂而破坏。(2)两试件在破坏时,型钢和钢管壁均没有屈服,是以混凝土梁的塑性较发展而破坏,满足“强节点,弱构件”原则。(3)试件J1的滞回曲线饱满,说明节点抗震性能好;试件J2由于在试验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滑移,导致滞回曲线呈Z性,并不能反映节点的抗震性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