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

ID:41893828

大小:6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04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_第1页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_第2页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_第3页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_第4页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三)阅读题技巧(-)、文言文阅读(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耍素”一一①文章题目②作者姓名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3)朗读节奏的划分:以前从没有涉及,但2008年中考很可能会考,尤其是2006年的《考试说明》屮已出现了划分朗读节奏的样题。这种题要求考生用“r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例如:“入测无力去家拂士”O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2、: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女口“滕子京倆守/C陵郡”、“予尝求估仁人之心”(主语七胃语嫔语),又如“今齐地仿千里”等。(4)解释实词的含义。词语解释五大类:通假,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字词。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5)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译句与原句的对应,重点字词务必解释出来。①注意句式:省略,判断,倒装,反问。②原则:信、达,雅。直译为主。③步骤:切,直,补,调,誉。六不译: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古今义相同的。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

3、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了时要字字落实。(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口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屮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二)、记叙文阅

4、读一、词语:答题时…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1)能理解词语的表而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⑵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二、概括:内容概括(…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W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中心思想概扌舌:女口:“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対—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

5、感情。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⑵.表现了什么内容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此句运用了XXXX,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XXXX,表达了XXXXo五、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冇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耍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

6、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a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屮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a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人、设銘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七、评价感悟类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

7、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屮所要求的全部答出。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方法冇: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十、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