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

ID:41899058

大小:192.3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04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逍遥游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逍遥游》一、设计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一一“无待”之境,这种绝对白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

2、学生懂得借助工具书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彖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2.问答法。对文屮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讨论。五、教学重点1.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六、教学难点1、对庄

3、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七、教学用时:两课时八、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邙咅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蛟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考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诗仙”李白《上李區》诗曰:“大鹏一口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风歇时下來,犹能簸却沧溟水

4、。”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一一《逍遥游》。(二)检查预习情况。1、字音识记鲍(kun)鹏扌专(tuan)齐谐(xiQ)坳(ao)堂迁徙(.xi)北冥(ming)夭闻(e)沮5)丧榆杭(fang)斥鶴(yan)舂(chong)米晦朔(shud)泠(ling)然蓬蒿(hao)翱(do)翔恶(WU)乎待哉穷发(珀)之北知(zhi)效一官决(xud)起而飞数数(shud)然滾(can)蠅(hui)蜩(tiao)2、通假现象(1)北冥有鱼,其名为鲍(冥通“溟”)(2)三滾而反(滾通“餐”,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

5、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3、虚词、实词怒而飞(怒:奋发)志怪者也(志:记载)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则风斯在下矣(斯:贝】J,就)莫之夭阅者(夭阔:阻塞)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彼且奚适(奚:哪里)拎扶摇(技:坏旋着往上飞)而后乃今陪风(陪:凭)适百里(适:往)穷发之北(发:毛,指草众人匹之(匹:相比)是鸟也(是:这)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以久特闻(特:独)木)恶乎待哉(恶:何;待:

6、凭借)4、词类活用(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5、文言句式(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3)莫之天舸者。(宾语前置)(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6、古今异义词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屮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7、固定句式(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2)其

7、……?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8、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三)理解文章内容。1、小组讨论:文中写了几次“笑”?各笑什么?2、学生找岀并回答。明确:写了三次“笑”:蜩与学鸠笑之、斥鶴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3、理解三“笑”屮的“之”各指代什么。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鲍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彖是“知效一官,行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