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

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

ID:41900043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_第1页
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_第2页
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

2、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据材料概括屮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屮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10分)(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八籍制度的认识。(9分)1.(25分)(1)(6分)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6分,任答三点即可)(2)(10分)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南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

3、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3)(9分)认识:一方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屮的重要组成部分。(5分)另一方血,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H由流动,不利丁•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生了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4分)2、材料一明朝嘉靖癸卯进士阎绳芳《镇河楼记》中记载:山西祁县东

4、南诸山,明止德(1506-1521)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釆,山之诸泉,汇而盘沱水……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户斤蕴,放流故道。终岁未见其徙R竭焉。以故由來远镇迄县北诸村,成浚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1522」566)初元,民风渐侈,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星以为田”,以致“天若暴雨,水为所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达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屡徙于贾令(镇)南北,坏民田者不知其几T顷,淹庐舍者不知其几百区。沿河诸乡甚苦是以有秋者常少,而祁人Z丰富减于前Z什七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嘉靖前后祁县地区自然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原因。(10分)

5、—厂XfC-yj)31.(1)变化:正德以前,森林茂盛并得到保护,水土保持较近,自然灾害较少;嘉靖之后,森林被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6分亍原因:农耕经姦的影响;人们追求奢华和利益;滥伐森林,开山造田。(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