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ID:41914213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整理冇关长方形面积让算问题的信息,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内容教材P89-P93教学重点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冇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教学难点壇加或减少的面积除以壇加或减少的长或宽得到原來的宽或长。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

2、学内容p.89>90教材简析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习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例题屮已知长方形的长,不知道长方形的宽,但已知长发生变化时面积发生的变化,求长方形的而积。教材主耍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反映出长方形的而积变化,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并引导学生用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整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信息,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

3、形的长方形而积计算问题。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练习法探究法一、学习例题1、训一个长方形。(老师在黑板上训,学生训在自己的本子上)简单说说长方形的特点。(如较长的边叫长较短的边是宽……)生活中长方形的形状随处可见,可能是一本书的封面,可能是一块玻璃,……现在我们把当成是一块长方形的花圃。它的长是8米(标上“8米”)2、后来扩建花圃,t增加了3米,谁能把这个信息在图中表示出来?(指名画图)问:现在黑板上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分别表示什么

4、?(原来的花圃,增加的花圃,现在的花圃)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加上一个信息:而积增加了18平方米问:这增加的18平方米,写在哪里比较合适?(板书)现在你能解决某个问题吗?是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18^3=6(米)多了这个信息,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能的问题:原来的而积:8X6=48(平方米)现在的面积:(8+3)X6二66(平方米)或48+18=66(平方米))4、学生看书上的例题,比较书上的文字表述与板书的画图表述,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指出:有的时候信息比较复杂,我们就得想好办法整理。像这类面积问题,画图来解决是比较合适的。这节课我们就

5、学习涮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5>完成试一试:在图中画出减少的部分,再解答。(可能有的学生画图吋,不能比较恰当地表示“5米”的长度。提醒:5米是20米的四分之一,可以先量表示20米的线段氏度,再取它的四分之一。)二、完成想想做做1、读懂“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问:画图时能一下子画出來吗?应该怎么画?依次画增加的长,算出宽;再画增加的宽,算出长。最后算出原来试验山的面积。2、先在图上画出增加的部分,再解答。学生可能在画图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分别画增加的长和增加的宽,造成冇一个缺角的长方形。指出:不管增加了长还是宽或是都增加,最后得到的

6、还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所以像这道题,如果用列表整理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想一想,如何设计并填写这张表格呢?把你的满意Z作介绍给大家(老师协助完成该表)看图解答:指名指岀图中增加部分的面积。添加辅助线,把它分成2个或3个长方形,标上号码,再依次算出小长方形的面积并相加。看表解答:根据这份表格,你准备怎么求增加的面积?(分别算出现在的而积和原来的而积,相减后就算出增加的而积。)三、布置作业课时作业设计四、课堂总结今天你乂有那些收获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p.91、92、9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相遇求路程的行程问题以及类似的实际问题过程

7、中,学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会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2、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捉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画图和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练习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老师将请一个“演员”和我一起走一走:请一位学生,老师和学生分别站在讲台前的最左和最右。说:他站的地方是他家,我站的地方是我家,屮间是学校。早上我们同吋从家出发来学校。(开始走,直到相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