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

ID:41926754

大小:2.49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9-0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4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教学内容§1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2高斯扩散模式§3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4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5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6烟囱高度设计§7厂址选择2第4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1、教学要求要求了解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高斯扩散模式、烟囱高度的设计和厂址的选择。2、教学重点掌握影响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的有关条件;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斯模式,烟囱高度的设计方法。3、教学难点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斯模式。3§1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一、湍流概念简介扩散的要素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

2、5~106倍1、什么是湍流?除在水平方向运动外,还会由上、下、左、右方向的乱运动,风的这种特性和摆动称为大气湍流。(有点象分子的热运动)或者说湍流是大气的无规则运动。2、湍流与扩散的关系把湍流想象成是由许多湍涡形成的,湍涡的不规则运动而形成它与分子运动极为相似。3.湍流起因有两种形式:热力:温度垂直分布不均(不稳定)机械: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4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1.梯度输送理论德国科学家菲克,在185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论扩散”的著名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首先提出了梯度扩散理论。他把这个理论表

3、述为:“假定食盐在其溶剂中的扩散定律与在导体中发生的热扩散相同,是十分自然的。”通过泰勒(G.I.Tayler)与菲克(A.Fick)扩散理论的类比建立起来的。菲克认为分子扩散的规律与傅立叶提出的固体中的热传导的规律类似,皆可用相同的数学方程式描述。湍流梯度输送理论进一步假定,由大气湍流引起的某物质的扩散,类似于分子扩散,并可用同样的分子扩散方程描述。为了求得各种条件下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必须对分子扩散方程在进行扩散的大气湍流场的边界条件下求解。然而由于边界条件往往很复杂,不能求出严格的分析解,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求出近似解,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正。5二、湍流

4、扩散理论简介2.湍流统计理论:泰勒(G.I.Tayler)首先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湍流扩散问题,并于1921年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湍流统计理论假定:流体中的微粒与连续流体一样,呈连续运动,微粒在进行传输和扩散时,不发生化学和生物学反应;微粒的大小和质量不计,并将微粒运动看作是相对于一定空间发生的。图4-1表示从污染源释放出的粒子,在风沿着x方向吹的湍流大气中扩散的情况。假定大气湍流场是均匀、稳定的。从原点释放出的一个粒子的位置用y表示,则y随时间而变化,但其平均值为零。如果从原点放出很多粒子,则在x轴上粒子的浓度最高,浓度分布以x轴为对称轴,并符合正态分布

5、。6图4-1由湍流引起的扩散73.相似理论湍流相似扩散理论,最早始于英国科学家里查森和泰勒。后来由于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特别是俄国科学家的贡献,使湍流扩散相似理论得到很大发展。湍流扩散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湍流由许多大小不同的湍涡所构成,大湍涡失去稳定分裂成小湍涡,同时发生了能量转移,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最小的湍涡转化为热能为止。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利用量纲分析的理论,建立起某种统计物理量的普适函数,再找出普适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从而解决湍流扩散问题。我们把这种理论称为相似扩散理论。利用这些理论进行研究时,常采用数值分析法、现场研究法和实验室模拟研究法三种方法。

6、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不可分割,应该将它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得出与实际大气污染扩散相符合的计算模式。89大气湍流与污染物的扩散图a表示烟团在比它尺度小的湍涡作用下,一边随风迁移,一边受到湍涡的搅扰,边缘不断与周围空气混合,体积缓慢地膨胀,烟团内部的浓度也不断地降低。图8.3b表示烟团受到大尺度湍涡的作用。这时烟团主要被湍涡所挟带,本身增长不大。图8.3c表示烟团受到大小尺度相当的湍涡扯动变形,这是一种最强的扩散过程。在实际大气中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大小的湍涡,扩散过程是上述几种过程共同完成的。10§2高斯扩散模式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1.坐标系坐标系取排放点(无界

7、源、地面源或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主风向为x轴,y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正方向在x轴的左侧,z轴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为正,即右手坐标系。食指—x轴;中指—y轴;拇指—z轴。此坐标系中,烟流中心与x轴重合或烟流在oxy平面的投影为x轴。2.四点假设a.污染物浓度在y、z方向上分布为正态分布b.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c.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d.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11高斯扩散模式坐标系高斯扩散模式的坐标系12二、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13上式中:ū—平均风速;Q—源强是指污染物排放速率。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它是研究空气污染

8、问题的基础数据。通常:(ⅰ)瞬时点源的源强以一次释放的总量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