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

ID:41927266

大小:9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5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1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2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3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4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5年电大《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BoA.界限性B.相容性C.转换性D.规则性2.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B。A.操作区B.木工区C.科学区D.语言区3.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上_。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工具D.教育的物质资源4.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C。A.操作区B.木工区C.科学区D.积木区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C°A.1小时B.2小时C.3小

2、时D.4小时6.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这是活动区之间的A。A.界限性B.相容性C.转换性D•规则性7.幼儿园环境是指D。A.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8.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A。A.幼儿的身高B.教师的身高C.家俱的高度D.房屋的高度9.决定一个班级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oA.教师教学的需要B.幼儿的人数C.活动室空间的大小D.幼儿园的规定10.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oA.

3、物质环境B.精神环境C.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1.木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在旦。A.语言区B.木工区C.科学区D.积木区二、概念解释1.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内部环境,包扌舌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2.环境创设:建构良好的环境

4、、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3.活动材料:为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需耍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资料等。4.行为情境理论: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主要观点包括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5.生态系统理论: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环境和个体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整个生态组织系统,具体来说影响个体发展的生

5、态系统可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小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6.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的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7.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8.精神环境: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三、分析1.请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所实习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提示:幼儿园

6、的物质环境创设包括:(1)活动室外物质环境及空间的设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它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养殖区等。(2)幼儿园活动室内物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主要包括:活动室内生态环境、活动室的空间布局、活动室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陈设的变更等。(3)幼儿园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提供。活动材料既包括投放在园区环境内的材料(大型活动设施、轮胎阵、攀爬架等),也包扌舌投放在户内活动区屮的材料。(4)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利用的策略:充分地利用环境,把环境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利用环境

7、,“纪录”儿童的成长。1.举例说明如何营造幼儿园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三大构成要素一一大众心理(包括幼儿园风气、大众情绪及时尚与教育潮流等)、幼儿园文化、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是决定性要素。就精神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來说,幼儿园最重要的精神坏境要素是师幼关系,其次是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应该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包容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幼儿;支持幼儿自由充分地探索。(2)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①幼儿之间的交往有着成人不能替代的作用:同伴交往有益于幼儿个体社会化;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

8、良好态度、个性等的形成;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②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鼓励幼儿之间的相互协商和探索;提供幼儿之间相互帮助的机会;促进幼儿常握交往的技能及交往的规则。2.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徳福教育模式等在环境创设上有什么共同特征。瑞吉欧教育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