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ID:41929745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_第1页
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_第2页
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主要以汉服为主,另外还有胡服、旗装等。追溯战国吋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IU石器时代晩期。原始社会的部落长和巫师、卜人在某种情况下,为了象征权威与特定身份,如同《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服式样必不同于普通人。此外在军事性活动(包括围猎)和祭祀性活动屮,主持人及参加者服饰也与帘不同。这些,为服饰制度的发生发展奠定

2、了基础。上古时常以兽皮制鞋,因此鞋的称呼多以革字为边旁。古代的鞋冇许多名称,如履、屐、靴、屣、履等字均为鞋的別称。最早的鞋子式样是很简陋的。人们推测古人将兽皮切割成大致的足形后,用细皮条将其连缀起來即成为最原始的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业的进步,布料、丝绸等物亦用来制作鞋子,并与皮革、麻草组合应用,出现人聚的鞋制品。到了殷商时期,鞋的式样、做工和装饰已十分考究,用材、施色、图案也根据服饰制度有了严格的制度。每个朝代鞋的造型、色彩都随看制服形式而变化。商周服饰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商代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

3、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曲的绸子,提花儿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西周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吋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革本形制。秦汉服饰这一吋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吋期丰富,汉服的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秦汉服饰的特点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

4、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而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栢物花样,织锦冇各种复杂的儿何菱纹,以及织冇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打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T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Z路。于是,小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來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木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山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

5、下着紧口人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汉服,乂称汉衣冠,屮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乂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T•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屮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T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山此得名。FI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

6、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I口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清代服饰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清代蟒袍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述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己去裙着裤,衣上

7、镶花边、滚牙子,一衣Z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装,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装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丄、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Z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了”,帽后拖一束孔雀翎。清朝官服花翎,高级的翎上冇“眼”(羽毛上的圆斑),并冇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