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

ID:41932768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5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_第1页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_第2页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_第3页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_第4页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的说明北京大学温儒敏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一):课标的功能是什么?提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今年9月就要实施。我想就老师们关心的九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新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凡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说到了,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需要认真学习、体会和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和平时培训不同,课标学

2、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这次课标修订,并没有做颠覆性的修改,原先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正确的,修订时保留下来了。学习不能只关注修订部分,更不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增删上。要把课标作为完整的文件来学。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一、课标的功能是什么?国家那么大,学校那么多,从管理上说总得耍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

3、标为依据,以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屮考、高考情况如何?升学率多少?都不应当作为检查评估的标准。屮考的考试大纲要以课标为依据。课标是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对老师来说,冇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冇依据,做到心屮冇数。应试教育仍在发挥其负而影响力,课标的功能就更加重要,它代表正而的力量,对不良倾向起着抑制、抵扌当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走。课标实施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的枢纽。10年前冇过语文课标的实验稿,这个实验稿的推行,其实就是课改。课标捉出了一

4、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10年课改屮,我们已经接触和实践过,现在需要总结。课标实施与课改推进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新课标,也是为了深入课改。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关注的是冇哪些改动与自己的教学冇关,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因为课标毕竟和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不同,它是指导性文件,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硕性的规定。大家不要因此觉得课标是“务虚”的,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课标不完全“务虚”,即使是所捉出的那些新的理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框架、评价原则,

5、都很切屮教学的时弊,并非穿鞋带帽的空论。我们要通过课标的学习,掌握国家对课程教学设定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些标准具体体现到各个学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个标准。至于如何去教,课标虽冇指导性建议,但不是具体方法。教无定法,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不同,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不是一根绳子,不是用来束缚大家的,它是动力,激励我们在教学屮大胆创造。新课标提出的那些标准,冇些城市的学校觉得标准低了,而农村冇些学校述觉得高了。其实课标是而向金国屮小学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国家标准。如果学校条件好,稍微超越一点课标无可厚

6、非,但不应搞很大的“提前量”。条件差的学校跳一跳也完全够得着,应当努力达到课标的要求。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休学生。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二):课标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我们老师比较习惯“教学大纲”,而不太习惯课程标准。其实“课程标准”不是新概念。早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过《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民国时期一直沿用“课程标准”这个概念。新屮国建立初期,也还是叫“课程标准”,当时有“小学各科和屮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到1952年

7、,才改为“语文教学大纲”。当时这是为了向苏联教育模式看齐。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并不涉及教学理念,只规定每一学期甚至每一课应当传授哪些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偏窄。教学大纲比较具休,每一教学环节要求是“刚性”的,老师只能照此办理,很少选择性。现在以课标代替教学大纲,应当说是一种进步,是全面的提升。那么课标是怎样出台的?取代教学大纲带来什么变革?这得从16年前说起。1996年教育部就义务教育状况组织进行9省区的大型调查,发现原有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8、。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屮小学比较,我国屮小学教学内容较深,但面较窄。以往通过大纲对各科教学的内容、要求都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全面发展。当时就决定要实施课程改革,首先为义务教育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课标的制定,试图改变过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