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试卷

高等教育学试卷

ID:41933421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高等教育学试卷_第1页
高等教育学试卷_第2页
高等教育学试卷_第3页
高等教育学试卷_第4页
高等教育学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

2、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

3、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

4、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18、语言是人们在意识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的抽象形式。(  )19、模型往往突出反映原形的主要特征,剔除了非主要特征。(  )20、信息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而有选择地采用某种信息形式种类的问题。(  )21、合作教育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学习压力。(  )二、单项选择题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苏格拉的    D、赫

5、尔巴特2、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  )A、公共课   B、基础课  C、专业基础课  D、专业课3、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  )A、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   B、学生修习的必要性   C、课程的基础性     D、课程的内容特点4、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理论课程  D、实践课程5、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 B、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 C、课程计划

6、的纵向系统性  D、课程计划的顺序性6、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B、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7、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   )A、2200学时   B、2000学时   C、1800学时    D、2600学时8、一般说来,大学本科一门课程每周最好不要超过(  )A、12学时   B、10学时   C、8学时    D、6学时9、大学本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以多少为宜(  ),其中同一学期难度较大的

7、课程不宜超过4门。A、5--9门    B、6—8门  C、5—7门  D、4—6门10、下列选项哪些不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应当坚持的原则 (  )A、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B、结合专业需要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C、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D、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11、教师把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A、发现  B、接受  C、有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12、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B、发现是指

8、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C、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D、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13、学与思的关系是(  )A、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B、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C、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D、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14、被动信息是(  )A、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