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ID:41940764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单元目标要求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本课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市于杏林子自身不幸罹患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90%关节坏死,但她顽强乐观,创作不辍,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的生命感悟与她的经历息息相关。她在本文中通过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极力求生”、“瓜苗不屈向上”、“倾听自己的心跳”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感悟

2、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语言朴实精炼,用词准确生动,结构层层递进,写物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读起来撼动人心。散文移情于物和形散神聚的特征也比较明显。学情分析生命的话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比较深奥,衣食无忧和缺少人生历练使他们很少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形成了第一个困难一一课文内容与认知水平的差距;散文的文体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比较陌生,文体特征移情于物与形散神聚很抽象,难以理解,形成了第二个困难一一如何凸显文体特征,又避免术语化。此外,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抓含义深刻的词句已经有了一定能力,但常常停留在

3、积累好词好句的层面,很少从表达的角度去提炼经验。鉴于此,以读代讲,使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杏林子的故事》中寻找被困飞蛾、砖缝瓜苗与作者杏林子处境的相同之处,在课外文本中-:进三出,从而更深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生命感悟,同时也渗透了散文移情于物、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以表达为取向,呈现文本内容的同时给学生一个训练场、习得所,以《生命之书》这首小诗为切入,亲近儿童,贴近生活,唤醒学生脑中对生命现象已有的观察和思考;也以《生命之书》这首小诗为载体,让学生在补写中运用关键词,并模仿“事例+感悟”的写法表达自己的生命

4、感悟;同时“生命之书”也成了本课时教学推进的主线。教学目标1.能通过阅读理清文脉,结合课外拓展阅读《杏林子的故事》,抓含义较深的词句,体会作者的牛•命感悟。2•能运用关键词描述文中生命,学习“事例+感悟”的写法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联句成篇完成《生命之书》。教学重点抓含义较深的词句,体会作者对e命的感悟,运用关键词联句成篇。教学难点学习“事例+感悟”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的生命感悟,渗透散文移情于物、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教学过程【打开“生命之书”】(-)以小诗《生命之书》为切入1・出示诗《生命之书》第一节,

5、自由读。生命是什么呢?可以是背阴的苔花,可以是路边的小草,也可以是勤劳的蜜蜂。苔花绽放,生命之书是送来清香,小草破土,生命之书是增添绿意,蜜蜂飞舞,生命之书是传播花粉。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每个生命都在写一本书。2•你们读懂了什么?(苔花、小草、蜜蜂,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3•试背。(二)揭示课题过渡: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写的有关生命的感悟,齐读课题。【品读“生命之书”](一)初读理序1.出示杏林子的资料。2•回

6、顾课文内容(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板书】(二)导引品读:被困飞蛾的生命之书1•默读第二自然段,交流最打动自己的句了和词。(1)乞读句子,师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牛•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感动,我忍不住放了它!(2)体会挣扎、极力鼓动、跃动等词语表现的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指生读(3)师创设情境,生谈感受或看到的画面(4)齐读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总结飞蛾一一活下去【板书:活下去】(三)同桌合作:砖缝瓜苗的生命之书1•出示学习要求:

7、1.学生同桌合作。3•汇报诗句:教师相机指导: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你更欣赏哪位同学的用词?指导学生从表达的准确、精炼、精彩的角度评价。着重体会作者眼中砖缝瓜苗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体会小瓜苗不仅仅是活下去,还要顽强活。【板书:顽强活】(四)以读代讲:杏林了的生命之书1.小结作者写飞蛾和瓜苗这样两个常见又渺小的生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对自己生命的感悟,引读第四自然段。2•配图配乐,升华情感,反复朗读。(1)杏林子的手:就是这样一双被病魔扭曲的手,每次书写只能颤巍巍地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每写一笔如

8、举重一般,忍受巨大的痛苦,但就是这样一双手一笔一划写了四十多本著作。因为她真切地感受到一一引读文本。(上述教师语言来源于课外阅读文本《杏林子的故事》)1.引读第五自然段。杏林子有没有在糟蹋、浪费生命?(没有)她反而是好好地使用了自己的生命,杏林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引入杏林子获得的部分荣誉。4•师总结:杏林子这一生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不仅仅活下来,不仅仅顽强活,她还将自己的人生活的十分精彩【板书:活精彩】5•师生合作,引读最后一段(五)体会“事例+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