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

ID:41941023

大小:5.02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9-05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_第1页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_第2页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_第3页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_第4页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总论1-4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鉴定学讲义1中药鉴定学总学时64节,其中理论课32节,实验课32节。一个学期完成,并进行考核。本学期理论课内容及时间安排:1、总论(4节)2、根和根茎类(10节)3、茎木类、皮类(2节)4、叶类和花类(2节)5、果实和种子类(4节)6、全草类(4节)7、藻菌地衣类树脂和其他类(2节)8、动物类及矿物类(2节)9、总复习(2节)2第一篇总论教学目的:1、知道中药鉴定相关的含义。2、懂得中药鉴定的鉴定依据,学会中药鉴定方法。3、知道中药鉴定的内容(真伪、优劣)。教学重点:中药鉴定学的含义、依据教学难点:中药鉴定的几种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1.自我介绍2.讲授要求3.

2、考核标准:期中30%期末50%平时20%实验:单列4.讲授新课3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第一节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开发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1、药品: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2、中药:广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狭义:特指中药材(指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即除杂质、干燥等即可作为商品的原料药)。4人参中药材5桔梗饮 片6中成药7第二节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真伪(品种)和优劣(质量),以保证流通领域中的药材名副其实,价格合理,保证

3、临床用药的品种准确,安全有效。8一、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一)中药品种的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1、假药概念(掌握概念)(1)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合;例如以淀粉或者草石蚕冒充冬虫夏草。(2)以非药或以它药充此药的品种;例如以商陆冒充人参。9红参商陆102、假药产生原因:(1)误采误收(2)有意作假(3)变质失效(二)、中药商品质量检验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中药的商品质量表现为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和经济性五方面。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包括: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包装、运输及贮藏方法等。其中:中药材的产地是最主要的因素。111、劣药的概念(注意

4、区别假药和劣药)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例如金银花,要求氯原酸含量不得低于1.5%。2、劣药的产生以及处理(1)产生原因:采收时间不当,加工方法不对,储存问题等等。(2)处理:全部销毁或者改作其他用途.3、道地药材产地是决定药材质量的基本生态因素。主产于某些地区,在同种药材中质量最好的习称为“道地药材”或“地道药材”。12道地药材:“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浙八味”---玄参、浙贝母、菊花、白芍、麦冬、延胡、白术、郁金;“十大广药”---广藿香、广陈皮、广佛手、广地龙、阳春砂、化橘红、沉香、益智仁、金钱白花蛇、高良姜;“四大北药”---当归、黄

5、芪、党参、大黄;四川石柱的黄连;辽宁的细辛、五味子;吉林的人参;广西的蛤蚧等。13生地黄14怀牛膝15山药16菊花(杭白菊)菊花(野菊)17浙贝母18白术19味连20当归21二、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解决中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澄清中药品种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中药大辞典》记载:茜草有64个异名;玉竹有38个异名;决明子有18个异名。过山龙有23种不同的植物;白头翁有16种;贯众有30种;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稳定性、毒性和生物效应的强度)四、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保护天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天然资源、人工资源,保证

6、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2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自学)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二、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三、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23第一节古代中药鉴定知识历代重要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年代:秦、汉时期载药:365种分类:上、中、下三品。内容: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特点:各药的记述以药性、功效为主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42、《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年代:南北朝(502-536年)载药:730种分类: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后世药物分类的导源。内容:对药物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

7、鉴别方法。253、《新修本草》(唐本草)作者: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年代:唐(659年)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的药物,有外来药物,如龙涎、血竭等。特点: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药典264、《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年代:唐(741年)分类:按药物性能分类载药:共10卷,收载《唐本草》未收载药物692种。特点:各药记有性味、功效、生长环境、形态、产地和混淆品种考证等。275、《开宝新祥定本草》(开宝本草)作者:刘翰、马志等年代:宋(973年)内容:共21卷,载药983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