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

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

ID:41946401

大小:77.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_第1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_第2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_第3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中职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口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引入会计科口的口的所在,理解会计科口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级次;掌握账户的概念、分类和账户的基本结构;会正确应用会计科目并能对各类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进行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会计科口和账户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各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的确定◊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讲解、讲练结合【教学课时】理论教学课时:实作教学课时二1:1【教学过程】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新课导入:首先对会计六大要索进行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从而引申出会计科目的概念。分

2、析过程: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交易和事项不外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但六大耍素过于概括、笼统,如果不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分类的话,将无法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也无法实现会计的基本功能。因此冇必耍将六大要素按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耍求进一步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项目和标志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的分类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将会计科目分为六大类(1)资产类科目(如:库存现金、原材料)(2)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3)

3、共同类科目(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4)所冇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5)成本类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⑹损益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壇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级次根据会计科目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驿关系的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从而形成会计科目的不同级次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一-起统驭作用可根据需耍在两者之间设置二级科B或多级科B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一-从属于总账科目

4、二、会计账户(-)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口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连续记录经济业务,全面反映各会计要索壇减变化情况及变化结果的载体。(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2)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没有结构;而账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三)账户的结构1.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采用型账户(左方)借方账户名称贷方(右方)哪方记増,哪方记于张户的性质发生额-增加发生;>记借方还是贷方取决于账户的性质2•账户的要素(账户的一般结构):如下

5、图表格所示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年凭证摘要増加减少余额月日种类号数3•账户的金额、减少发生额余额>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取决于账户的性质-期末余额账户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减少额合计思考题:假设某企业月初“库存现金”余额为3000元,本月现金购买办公用品1200元、职工张三岀差借现金2500元,从银行捉取现金1000元。思考:本月发牛额?月初余额?月末余额?(四)账户的分类1.按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一致):形成六大类不同性质的账户(掌握不同性质账户的借贷方的登记及余额方向)(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共

6、同类账户(4)所冇者权益类账户(5)成本类账户(6)损益类账户1.按账户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总分类账(总账)一-总括核算,提供总括指标(统领明细账)明细分类账(明细账)一-具体核算,提供详细指标(从屈于总账)【教学后记】通过讲授、演示讲解、讲练结合等方法,完成了木节会计科口和账户的概念、分类以及账户发生额、余额的确定等知识教学,布置了《会计基础实训与练习》P13实训(一)、实训(二)让学生做。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确定账户余额时容易出错,主要原因在于对账户的性质把握不准,分不清每一个账户本期增加额及本期减少额应记在借方还是记在贷方,从

7、而导致在计算期末余额时该加的减,该减的加。作为初涉会计的学生,对账户的认识尚需一定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此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有待于在今后会计教学中通过反复练习、反复记忆來不断加深学生对账户的认识,从而避免出现会计方面的常识性错谋。同时通过布置《会计基础实训与练习》P13-14实训(四)作为课后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