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ID:4194881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渡口,古河州》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古渡口,古河州【1】一重一重的青山,藤花掩映了临着黄河的古镇大河家。清晨,去看大河家岸边的临津古渡。古渡口的口光饱含着水分,格外醇浓。水花溅起,被朝阳一打,滴滴金子似的,空气里似乎都有仓啷啷清脆的响声。人一走,就把阳光撞得打着旋涡儿。大河家桥头,有早起的人捉了儿条小鱼,盛在盆子里,慢慢地游啊游。桥而宽阔,这边是甘肃的大河家,桥那边就是青海的扇子山。初阳打在红砂岩山上,一层一层的光亮,像一朵怒放的硕大的鸡冠花。我在桥上來來回回走,一会儿在甘肃,一会儿在青海,真是激动得不行。桥上走过的藏民和回民,都披了一层

2、金光,质朴而古风,似乎是从汉唐走来。世间种种好,真叫人感激。立在桥上,就可看见临津古渡口。拦河一条粗铁索,还在水里晃荡。湍急的水乍然撞击在铁索上,飞溅起碎碎的水花,白亮亮的,连缀起一道白光,玉篩一般,箍在狂野的黄河之上。铁索若隐若现,一痕深青色在水光里翻滚,水光吞噬铁索,复又吐出。这时候,就觉得黄河水有骨头,泼皮硬朗的水骨头,一波一波与时光撞击,与铁索撞击,与石头撞击,喀拉拉响着,一轮一轮周而复始地轮回,从古至今,无穷无尽。当年临夏人走青海,就是从这个渡口通过。那时候,渡口有木船,有水手,羊皮筏子可能也有。人们从哗啦啦的黃河水上漂过,吼上一嗓子河州“花儿”,多么惊险酣

3、畅啊!这一切,古朴而幽凉,对于我这个腾格里沙漠边缘长大的人,简直惊诧新鲜至极。倘若有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踩了一叶扁舟跨河而过,肯定被黄河水一脚踹到下游去了。黄河可是咆哮得很哩。临水而立,有一种磅礴扑面而过,是那种倏然间把人击倒的震撼之美。这世上,唯有黄河不曾闲啊,从古忙到今,一刻不停。很古的时候,有个部落叫渠搜,大概的位置在青海湖附近。周穆王巡游天下时,听说渠搜有好马,风尘仆仆去了一趟。周穆王的行程,是溯黄河北上,渡黄河,经落都,抵达渠搜。那么这个渡口,极有可能就是临津古渡。只是时间太久远,模糊了一个渡口的名字。隋炀帝西巡,也是从临津渡口渡过黄河抵达青海的。张骞两次

4、出使西域,都是在临津渡口过黄河,往返都路过河州。历史上,临夏和青海东部地区曾并称河浪地区。唐朝时,在这里设置茶马互市,临津渡口是其中最重耍的渡口。盛唐时,有七十万匹战马驿马,大概有半数就是通过河湼地区茶马互市成交的。马和茶叶,在临津渡口繁忙來往,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那种繁华吧。青海吐谷浑人养的宝马,过临津渡口,河水般哗哗流入中原。而大批战马涌入中原大地,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军事保障。大河家渡口,离着盛唐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当时河西走廊的商贸主要依赖骆驼客,西域路途漫漫,黄沙苍凉,只有骆驼是最好的选择,丝绸、瓷器、香料,往來不绝。在古道上,山高水险,商贸往來是靠马帮。

5、骡马驮着茶叶、布匹,从中原赶来,在茶马互市中交易。你的茶叶布匹留下,我的骏马带走。临津渡口大概忙得花儿纷纷,草叶颤枝。除了茶马贸易这样的大宗买卖,民间琐碎的交易也是频繁的。羊皮换盐,牛毛换银镯,马蹄换岁月。临津渡口在哗哗的水声里拨亮一盏一盏的灯笼。自古河州出商人,是有这层历史缘由的。据史料记载,唐宋吋期,常年奔波在河湼地区的西域商人,慢慢沿途居住,人家沿着古道延伸。聚居的人家多了,形成一个个的村落,恪守着远山近水。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地而终老,不用回到遥遥的西域去了。我总觉得,临夏“花儿”最早也是古河州商道上的商人们唱开的。苍穹下广袤的大地,万物生长,黄河水涌动着生命的

6、血脉。脚下路途漫漫,内心的柔软和自然的大美撞击,便从心底里开出i朵绚烂的“花儿”,张口喊出来。河州牡丹是季节喊开的,而“花儿”则是心喊开的。临夏“花儿”有文字记载是三百多年,其实应该更早。我坚信“花儿”是河州古道的另一种符号,悠远而亲切。临夏作家王维胜给我们念了一首“花儿”:“大河家里街道牛拉车,车拉了搭桥的板了。你把阿哥的心拉热,拉热者你不管了。”在临夏市“河州花儿文化艺术苑”里,河州金嗓子何清祥,一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唱得人心里啪啦抖颤,恨不能拿出世上最好的语言赞美。在临夏的一个商场,有个店员奇怪地问我,你不是临夏人吧?怎么说一口临夏话?真的呢,我的河西方言的确

7、和河州方言有相似的味道。其实,在远古的岁月里,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呢。据《武威地方志》记载,十六国时期,有一支河西人曾经跋山涉水,迁徙到河州的山水之间,耕地放牧,繁衍生息。这部分河西子民,种子一样播撒在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此就生活在那里,再也没有回到河西来。光阴的藤草漫过了历史的石墙,虫儿飞,鸟儿鸣。也许,我们河西的先祖们把他们的口音留在漫长的时空里,即便是千重光阴Z后,我们的方言还有相似的味道和气息。河州,有我们河西的亲戚,见与不见,牵挂都在那里。古渡口,古河州,渡过时光我来看你。(収材于刘梅花的同名散文)注释:【1】古河州,即甘肃省临夏冋族白治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