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

ID:41949955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_第1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_第2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集训即时演练岳麓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商鞅Z法良法也。今试i披吾国四千余年Z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Z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Z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棊难哉?于是变法Z令出,其法惩奸冗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1)列举商鞅“惩奸完”“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

2、的具体措施。(各举一例即可)(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解析: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⑵依据材料“其法惩奸冗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Z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商軼Z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等。答案:(1)措施:惩奸冗——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重农抑商。(2)评述:毛泽东肯定了商鞅Z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

3、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耍,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Z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另一方面,商鞅Z法也冇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冇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冋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止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冃的地前进。材料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11-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

4、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材料一中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改革的哪项措施最能证明这一观点。(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解析:第⑴问第一小问“原因”,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人玩技巧,迂回取直……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作答;“措施”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冋答。笫⑵问是开放性的探究题,选择观点论述,可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军事实力的衰弱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等角度思考论述;也

5、对以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等角度思考论述。答案:(1)原因: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冋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措施:如迁都洛阳。(2)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部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观点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

6、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Z货口作经营”的目的。其吋,市易司甚至连果实Z类都口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人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做“吸贵就贱,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I•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Z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

7、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Z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干-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解析:第⑴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笫(2)问笫一小问从“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可知是青苗法;笫二小问从“

8、吏缘为奸”“州县Z事不胜烦”等信息中概括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