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

ID:41951626

大小:114.7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学习目标导航I阶段1「认知硕习质疑教材梳理知识初探]学习目标: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2.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教材整理1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才盾空前尖锐。(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漓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4)个人:李贽目睹了宣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2.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2)认为是非标准依据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3)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稈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思考■点拨课中思考]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思考: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吋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明清Z际,程朱理学使得儒学日益僵化,人们只能按照程朱理学对儒家的解释、做学问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遭到社会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谴责。于是,读书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解释学习儒家经典,以谋取官职。读书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社会风气虚伪,官场环境污浊。教材整理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1•思想主张代表思想主张作

3、用黄宗羲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岀“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①提11!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②后人概括他的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Z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③事物是可以认识的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历史影响: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

4、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思考•点拨深度点拨]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2)阶级和吋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他们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李贽抨击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

5、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宋明理学和君主专制的弊端进行批判,使儒学重新焕发生机。'探究斤动通关史论互证展难细究)探究点一李贽的思想主张史料解读史料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注意“若……便……”这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一假设转折句,抓住第二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自然段句末的反问句一一李贽《焚书》史料二夫是非Z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曰

6、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__李贽《藏书》抓住史料屮“是非Z争”“不相一也”及转折句“虽……又……”进行分析[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提示】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2)根据史料二,总结李贽的思想主张。【提示】李贽主张是非标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史论拓展】李贽思想的进步性及评价(1)进步性①否定孔孟学说的思想权威,否定以程朱理学作为统一的思想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具有发展的眼光。②敢于大胆地向止统思想发出挑战,批评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人不

7、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而空谈仁义道德;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2)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某些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探究点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史料解读史料一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髄,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抓住关键语句“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史料二孰知今口之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