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ID:41953333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5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对各家史书的体例、编撰方法、笔法评断得失优劣,为中国史学特色之一。下列体现这一特色的著作是(  )A.《史通》    B.《史记》  C.《通志》    D.《资治通鉴》2、就传统社会而言,中国社会的阶级(等级)区别,不及欧洲和日本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商业经济的繁荣 B.学校教育的发达  C.科举制度的实施 D.民族融合的成功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

2、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4、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5、北宋司马光写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

3、只看洛阳城。”在历史上洛阳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①东周②西汉③三国时的魏④北魏⑤北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6、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7、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

4、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8、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   )A.古代印度      B.罗马共和国       C.古代雅典      D.古代埃及9、一位十八世纪的历史家,在一部名著中探讨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指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乃是“野蛮与宗教的胜利”的结果。这位史家所说的“野蛮”与“宗教”,

5、指的是(  )A.蒙古帝国的西征与异教的猖獗       B.奥斯曼人的攻击与伊斯兰教的扩张C.俄罗斯人的兴起与东正教的传播     D.日耳曼民族的入侵与基督教的兴起10、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海外探险清教运动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1、右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

6、物品的统计图。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该项物品指的是什么?(  )A.瓷器    B.鸦片    C.丝绸    D.茶叶12、“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下图ABCD所示地区曾在1840年到1927年间分别发起了带有全国性影响的重大政治运,D地首先发生影响全国的运动是(  )A.辛亥革命      

7、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14、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15、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

8、科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6、民国时期的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李鸿章        B.冯桂芬        C.康有为         D.陈独秀17、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十年,最不可能出现在山东半岛的旗帜是(  )       A.日本海军军旗     B.德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