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

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

ID:41953626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_第1页
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_第2页
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_第3页
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作文-读后感-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上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语言的重要,起先我们都觉得不在乎,但是随着老师讲课的不断深入,我们终于领会了老师的意思,终于懂得了忘记自己的语言就是一种背叛,一种耻辱!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听到一代又一代伟人的慈祥的面容和纯正的本地话音。我们熟悉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除了学习他们的精神以外,是否有感觉到他们对本地语言的重视呢?可是在我们的现实中,有多少人听说过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戚朋友拿着稿件用我们的本地话一一陆河客家读的呢?即使有,我们听得

2、不习惯,听得不舒服,这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嘲笑就觉不可理喻了!这倒好像我们用本地语言读就是一种过错,一种令人可耻的笑柄。当然,这与我们平时没有重视本地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的名字,同样的名字,往往会有人用普通话去叫,真的让人有些吃不消。现在的很多父母、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注意或强调本地语言的重要,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语言这东西一旦失去就会无法弥补。平时总是在强调汉语的重要,汉语的发音。感到可笑的是现在居然有些人去了趟深圳、广州回来后居然用广州话与家乡人交谈,而且还以为这是一种时髦!正因为有了这种对本地语言的不重视,结果就出

3、现了本地人在外面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孩子居然把家乡话给忘记了,而且还引以为荣!这是不对的,唐朝的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家回来时都已经鬓毛衰了,还不改乡音,你的头发依旧发黑,小小年纪,居然把祖宗的语言给忘了一干二净,以后谁还敢指望这样的人对家乡有所贡献?我们是纯正的客家人,我们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客家,跟我们的邻县揭西、揭阳、五华、梅县的客家是不一样的,我们与众不同!如果以忘记自己的语言是因为自己的家乡是一个穷山区,一个不令人向往的地

4、方的话为借口,那你就错了!首先,你不能嫌弃自己的家乡,家乡就是我们的母亲,谁会嫌弃自己的母亲?再说,我们家乡也不会很差,我们陆河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物产,丰富的矿产、是青梅之乡,是装饰之乡!谁还敢说我们陆河不是人杰地灵呢。?我们陆河人是聪明智慧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基本上有大厦的地方就有我们陆河人!如果选择逃避的做法去看待自己的语言,我看他就是一个疯子!一个令人唾沫的人!因为这样的根本就不是热爱家乡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配跟我们说话!试想想,一个本地的人,居然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讲,你还谈什么有家乡观念?都德在《最后一课

5、》中,有这样的的一句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曾经触动了不少国家的人民,也曾被不少国家的人民当做爱国的名句。我们难道要等到亡国的时候才去觉得这句话的分量吗?我们何不认为掌握了本地语言就是热爱家乡的起码要素?我们是客家人,讲的是地地道道的客家话,没有别的意思,只希望现在的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语言,把我们客家的语言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是反对讲普通话、讲闽南话、讲广州话,甚至英语。只是希望大家在工作或者公众的地方讲,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在讲,在家里讲,在朋友之

6、间讲、在异地他乡还在讲。如果那样的话,就会被人看不起了,什么老乡?什么叫做他乡遇故知?简直就是一种难堪。试想:如果以后我们的孩子回老家而不会讲我们的客家话,总是讲其他的地方的语言,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你还好意思说要回报自己的家乡吗?我看你根本就对不起自己的祖先!这就是你的过错,别人不会嘲笑孩子,只会嘲笑你,嘲笑你没有教育好孩子!我们不需要借口,说什么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记得有一个名人说过:“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是没有时间学会做人!”我很欣赏这句话。自己的语言都会忘记教,还谈什么做人呢?那简直就是卖家贼!为此,我建议:我们不要

7、忘记自己的本地语言,而且还要发扬光大!我们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身份的变更,我们都要记住家乡陆河,我们讲的陆河客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难道我们不能说:”客家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一最明白,最精确”的吗?如果真是有这样的概念,我们也就放心了。我爱你,陆河,我爱你,陆河客家!2017年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