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试卷

政治必修四试卷

ID:41960928

大小:1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政治必修四试卷_第1页
政治必修四试卷_第2页
政治必修四试卷_第3页
政治必修四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四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政治必修四模块《生活与哲学》补考试题姓名:班级: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人类社会知识的简单相加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认为()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 D.上帝创造世界3.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

2、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B.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4.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号召全国人民发扬各种精神,如亚运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最近国家大力号召全国人民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从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5.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

3、处引向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为人类造福。这说明()A.人在规律面前可以随心所欲 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规律是可以创造和消灭的 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客观存在性D.可知性7.下列属于规律的是()A.春夏秋冬四季交替B.遗传与变异C.水往低处流D.中学生守则8.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矮的木板有多长。这就是经济学界著名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B、做工作必须搞

4、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C、办事情的关键是搞好局部D、办事情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9.据统计,我国网民数量达⒉5亿。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这说明()A.矛盾具有斗争性B.运动具有相对性C.静止具有绝对性D.联系具有普遍性10.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安。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发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坚持了()-4-A.抓主要矛盾的观点B.抓次要矛盾的观点C.肯定一切的观点D.否定一切的观点1

5、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12.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扬弃”是指()A、既不抛弃也不批判B、绝对否认C、全盘肯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1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自然界是物

6、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4.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15.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

7、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③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包含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④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17.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②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引起事物的质变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要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