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

ID:41974216

大小:104.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5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白唐宋以來,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卜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H子,••••心怀(悲戚/悲泣)Z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肌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

2、反映/反应)。“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Z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Z雨。•••••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別字的一项是A.渐次乍暖还寒B.缅怀妇儒皆知C.赋了凄凄切切D.加剧温情脉脉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逝悲戚反应B.流逝悲泣反映C.流失悲戚反映D.流失悲泣反应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和近的一•项是A.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來B.新莺瞭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C.杨柳阴阴细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而不寒杨柳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期,随

3、着A股市场连续暴跌,网络上各种传言也风生水起,让一些散户投资者对股市••••后期走势不再看好,纷纷选择逃离。B.钱塘江人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己。C.季羡林先牛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味。D.法德两国,曾兵戎相见百余年,然后乂在欧洲需要统合的情况下,理智地选择合作,从此百年恩怨一笔抹杀,半个多世纪再无冲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山于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肌燃材料,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

4、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屮的燃料库。B.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C.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A.杨康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广泛搜集资料,研读相关专业书籍,运用最新技术,改造设备,人人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为什么唐宋八大家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呢?这就必然要谈到他们对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了。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同诗歌一样,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先秦时代

5、的史书,本身就是生动的历史散文;而诸子市家的著作,其中不少篇章堪称优秀的论说文。到了汉代,政论和史论成为散文中的热门体裁,贾谊、晁错等人在这方面贡献良多。而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更是开创了屮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创作传统,构建出了最出色的传记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代替散文,逐渐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对偶的工切、用典的巧妙,在艺术形式上堪称精美,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一些作家过分追求辞藻的富丽,使骈文FI益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出于对文风浮靡绮丽的反感,从唐代前期开始,陈子昂、萧颖上等一批有识之上相继起来反对骈文,提侣古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

6、得明显成效。“安史之乱”后,与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相伴随,韩愈和柳宗元顺应时代要求,们导了文学领域的革新,也就是著名的屮唐古文运动。他们主张用一种先秦和西汉吋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取代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由于这种文体时代较古,就被称为“古文”。韩、柳不仅提出一系列鲜明的古文创作主张,更以具为数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作品亨誉士林。在他们周围,团结了李翱、皇甫泯、刘禹锡等一•批古文作家。但是古文兴盛的局而并没冇维持多氏时间。韩、柳的后继者创作才能冇限,只知尽力模仿韩愈奇崛的文风,而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到了晚

7、唐,骈文复炽,古文运动的任务没冇彻底完成。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任务,到了北宋欧阳修出现方才得以完成。宋代以降,朝廷对文化教冇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契机。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傅等提侣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矫枉过正,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界、佶屈発牙的“太学体”古文。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而,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而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他发现了曾巩、王安石、"

8、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