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ID:41979274

大小:35.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2.体会课文语言又严密又生动的多样性特点。(二)教学重点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揣摩的读书方法。(三)教学难点初步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课题、作者]1、导语:同学们:苏州园林是苏州人的骄傲。苏州人写苏州园林,苏州人游苏州园林,都会觉得特别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苏州园林》”相信也会有新的感受。2、指导读书的方法:现在,让我们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可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

2、关键的语句划出来。读完后我们来交流。读的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举手。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请同学们交流)二[标本,鉴赏]1、以〃标本"和〃鉴赏〃总领全文。在课文第一段中有两个关键的词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是〃标本〃,一个是〃鉴赏〃。(1)什么是”标本”?(课文注释)”有代表性经过加工或保持实物原形,可供人们学习、硏究用的样本。〃如: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实验标本……(2)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因为苏州园林〃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那么在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亭马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

3、墙廊子。还有角落、门窗、色彩等等。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3、把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三、[板书,构图]亭马轩榭自然之趣假山池沼艺术花草树木画意花墙廊子画意至于其他每个角落、细微之处,都能注意到画的效果。让学生具体感受苏州园林的特点。(岀示画册)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本摄影集,里面每一张都是一幅完美的画。可见,苏州园林的特点确实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只是平时我们不注意罢了。我想:这就是标本,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特征。我们读说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征。4、现在我彳门再来看第二个词语〃鉴赏"

4、。同义词比较,体现语文课特色。初中语文〃鉴赏〃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和〃欣赏〃、〃玩赏〃比较一下。(同学发言后,老师归纳)[板书:欣赏、玩赏、鉴赏][欣赏]:用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赏音乐,很欣赏这幅作品,很欣赏他的做法。[玩赏]:观看欣赏。〃玩"不同于〃玩耍〃中的〃玩它是观看的意思。[鉴赏]:鉴别和欣赏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哪段文字写得最好〃,一问,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课文,让学生独立地阅读,自由地发表意见。可见,作者写苏州园林,是从鉴赏的角度写的,所以他会看到一幅幅画。卜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得最好。(请同学

5、们交流)老师来谈谈看法,好吗?老师读了这篇课文,觉得第4段挺好。为什么呢?四、[分析,探究]第一,层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话是总说,〃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两个层次来对第一句话进行说明,先说假山,后说池沼。这样,文中总说、分说清清楚楚。你们再看,在写假山时,也是按总说、分说的顺序写的。(老师参与到讨论之中,与学生共同探究)第二,从多角度来说。譬如假山这部分:首先正面写假山,写假山〃重峦叠幢,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后呢,从设计者和匠师的角度来写,就是〃设计者、匠师〃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画,所以他们堆叠出来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画

6、。最后,从游客的角度写。游客攀登时,能欣赏到、领略到这些画意,因此即使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会让游客觉得〃身在山间”。现在我们要硏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幢,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这些句子能涵盖苏州园林所有的假山吗?不能。因为从正面写,是写不尽假山的美的,只有写了设计者、匠师,写了游览者后,才可以把苏州园林假山的美都表现出来了。我还喜欢这段文字的语言,请看:五、[鱼戏莲叶间](—)、概括性强。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

7、话。这个句子将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都概括出来了,它强调的是艺术,假山的堆叠充满了画意,这就是艺术。(二)、精练而形象。如这段的结尾一句〃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这中间〃鱼戏莲叶间〃就是一幅画:红色的鲤鱼、翠绿的莲叶,清澈的池水,它把鱼、莲叶和水的美者蟻现出来了。其中这个〃戏"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将鱼儿那种调皮、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岀来了,而画恐怕就达不到这种境界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而〃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把这景色的画意写出来了,它强调的是画,是画中之景。还有一个〃又"字特别要注意,它强调这是许许多多画中的一幅,一

8、个〃又〃字,里面涵盖了多少内容啊。大家看,仅仅这么一个句子,就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精练而形象,似乎也充满了画意。我想,这与文章的内容是吻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