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1982457

大小:173.0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05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吋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应在艺术屮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

2、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口然形态在艺术变形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彖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儿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九“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

3、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Z水天上来”、“E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口觉的“变形”观念。宋元以來,“变形”的美学观念己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形的改变。如脸谱中

4、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吋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髙标,个性的张扬。选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i项是A.客观

5、物彖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彖在艺术屮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屮客观物象的儿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白觉

6、的“变形”观念。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屮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來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

7、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A.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己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B.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吋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吋候这种观念在实践屮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贤。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8、?”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Z。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I]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