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剂》ppt课件

《理气剂》ppt课件

ID:41992321

大小:2.15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9-09-05

《理气剂》ppt课件_第1页
《理气剂》ppt课件_第2页
《理气剂》ppt课件_第3页
《理气剂》ppt课件_第4页
《理气剂》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气剂》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学习要求概述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暧肝煎天台乌药散苏子降气汤(病案)定喘汤旋覆代赭汤题目反回第十一章理气剂要求:1、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3、熟悉: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暧肝煎、橘皮竹茹汤。4、了解:小半夏汤、金铃子散。返回理气剂概述一、定义: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于治疗气病的方剂,称为理气剂。1、药物组成:理气药:陈皮、枳实、厚朴、木香、川楝子、香

2、附。降气药:苏子、旋覆花、半夏。2、作用:行气疏肝解郁,行脾和中疏畅气机降气降肺平喘,降胃止呕3、适应证:气病的实证气滞、气逆证。二、分类:1、行气剂气机郁滞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胀痛。作用:行气疏肝、理脾和胃。配伍:疏肝药配调血药,理脾药配健运药;代表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2、降气剂气机上逆肺气上逆、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咳喘。作用:降肺胃气逆。配伍:降肺药配化痰药,降胃药配补益药;代表方: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1、注意病情之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2、理气剂多由辛香温燥之品组成,易耗气伤津,勿过剂。3

3、、气虚、阴虚火旺者忌用。4、不宜久煎。三、注意事项:返回第一节行气剂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返回一、主治:六郁之证(气、血、火、痰、湿、食)。肝气郁结气郁胁肋胀痛肝肝血郁滞血郁胁肋剌痛肝郁化火火郁口苦泛酸水湿内聚湿郁胸脘痞闷,苔白腻脾聚湿成痰痰郁咳吐痰涎运化失司食郁饮食不消二、方解:香附行气解郁气郁行气川芎活血行气血郁解郁栀子清热泻火火郁舒肝苍术燥湿健脾湿郁理脾神曲消食和中食郁1、应用原则:凡六郁之证均可使用。本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行气和胃,故肝郁气滞可用;脾胃气滞也可使用。2、根据六郁偏重之不

4、同适当配伍药物:3、妇女气郁血滞之月经不调加玄胡索、郁金、当归、柴胡。4、现代用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三、应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返回一、主治:胸痹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节,伏案久坐。病位:胸病机:胸阳不振,津液不能输布,聚而成痰本虚痰阻气滞,阳气不能转输于背标实症状: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弦沉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通胸中阳气瓜蒌祛痰散结,利气宽胸祛有形之痰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宽胸散结厚朴燥湿化痰,

5、下气除满下气除满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二、治法: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三、方解1、本方为治胸阳不振,痰气交阻之胸痹代表方,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为辨证要点。2、加减:心绞痛加丹参、红花、赤芍、川芎;肋间神经痛合四逆散;痰浊重,苔厚腻加半夏、苍术;寒邪重加干姜、细辛。3、白酒用30~60毫升,如病人不能饮酒,则酌情减量。三、应用: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返回一、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二、主治:梅核气是一种情志抑郁之情志病证,现代医学属“癔病”范畴。病因:情志不遂,以妇女多见。病位:肝、肺、胃咽喉

6、病机: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司,痰气郁结咽喉。三、症状:梅核气特征咽中如有物阻,吞之苔白不下,吐之不出。腻肝气不舒胸胁胀满疼痛脉弦肺胃宣降失司咳或呕滑四、方解: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行气厚朴行气开郁,下行除满除痰茯苓健脾渗湿,助半夏以化痰与厚、半配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顺气宽胸。与茯配蒸腾津液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五、应用:1、本方为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主方,以情志抑郁,咽中如有物阻,胸胁满闷,苔白滑为使用要点。2、加减:气滞甚加香附;咽喉疼痛加玄参、山豆根。3、现代医学:癔病、食道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

7、慢性咽炎、急慢性气管炎属气滞痰阻者。4、本方多苦温辛燥之品,对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不宜使用。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返回一、功用:行气温中,燥湿除满。二、主治:寒湿伤中之证。病机:寒湿伤于脾胃,气机受阻,升降失调,运化失职。症状:腹部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苔白,脉濡滑。现代医学:慢性肠炎、胃炎、妇女带下。三、方解:行气除满厚朴下气除满,苦满燥湿陈皮行气宽中气滞木香行气止痛温里散寒干姜、生姜温脾暧胃,散寒止痛草豆蔻温中散寒,燥湿温胃寒湿茯苓健脾渗湿暧肝煎天台乌药散《景岳全书》

8、《医学发明》返回二方均为治疝之代表方。一、病因:发病多与肝经有关,病变在肝,寒伤厥阴肝经,气滞血脉凝涩,寒凝气血湿痰凝为疝的主要病因。故有“诸疝皆属肝”,“寒气结积之所为也”之说。二、症状:以疼痛为特征,或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证疝气疼、小肠疝气A、疝气作痛,宜通不宜塞,宜温不宜寒。B、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故治疝必先治气。C、由于疝与肝经有关,故治疝必先治肝。3、治疗原则配伍:温补肝肾药与行气药行气药与散寒药药物:肉桂温养肾阳乌药疏肝理气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