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淡香疏影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

ID:41996124

大小:426.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06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_第1页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_第2页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_第3页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_第4页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自清的淡香疏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朱自清的淡香疏影一、朱自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1931至1932年留学英国。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对抗战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一、朱自清简介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

2、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一、朱自清简介另外再读一读关于朱自清的文章好吗?朱自清生平.doc一、朱自清简介二、朱自清散文特点1、真诚:朱自清散文的内容精髓杨振声说:“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久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至高”。1、真诚:朱自清散文的内容精髓“我们所要求的文艺,是作者真实的话”,“模拟只有低等的真实性,而撒谎全然没

3、有真实性”。——朱自清再想一想《背影》……………背影.doc还记得《执政府大屠杀记》吗?1、真诚:朱自清散文的内容精髓不曾炫耀自己的英勇,夸大当时的愤激之情,检省自己逃命途中“也想不到看他”—那个曾经压在“我”身上负伤人的情况,谴责自己“真是个自私的人”、“由怕而归于木木然,实在是很可耻的”。1、真诚:朱自清散文的内容精髓《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感人至深的真诚剖解…………你知道吗?“我这时一面盼望,一面却感到了两重的禁制:一、在通俗的意义上,接近妓者总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二、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我们对于他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

4、,不应赏玩的去听她们的歌。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两种思想在我心里最为旺盛。她们暂时压倒了我的听歌的盼望,这便成就了我的灰色的拒绝。……歌舫去了,暂时宁静之后,我的思绪又如潮涌了。……我感到了浓厚的不足之感。这不足之感使我的心盘旋不安,起坐都不安宁了。唉,我承认我是一个自私的人!”你看到了没有?一个真实自然的人的立体化、多重情感——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观念及其严酷的自我压抑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这矛盾使作品中的“我”盘旋不安、起坐不宁,却使读者感觉着亲近、贴切、诚恳。2、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传统: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命脉“人情和人性不相远,而

5、历史是连续的,这才说得上接受古文学”朱自清一起读一读他的写景之作朱自清的写景之作.doc《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淡淡的春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马孟容先生同题画“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

6、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接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感觉到了吗?宛然一派晚唐温李诗词意韵:在这一连串的自问自答中,一幅“花好月圆意朦胧”的中国古诗古画之气韵生动可见。《绿》“我曾见过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薄霭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

7、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儿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荷塘月色》“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约略知道。……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我的感觉……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有如无处不在的精魂,微笑着隐于字里行间……在这默默的比拟、怀想、吟咏之中,一种流动于中国古典文学体内的诗情血脉,已经不动声色地悄悄贯注于朱自清写景散文之中,消融入它的形、构筑了它的神。那么,记人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