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

ID:4199718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总结考试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名词解释:“振兴中华”原为孙中山在建立兴屮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现指奋发图强,使祖国更加繁荣强大。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一一兴中会。他在亲自草拟的《兴中会章程》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孙中山在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同时,还阐述了如何“振兴中华”的问题:笫一,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扶大厦之将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第二,要“振兴中华”,就必须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

2、来;第三,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政治革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为此奋斗了整整40年,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此后,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无数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的口号所激励,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存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下发生的。“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前赴后继。时至今日,

3、这一口号仍然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简答题:中国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木原因。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Z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

4、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屮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使得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2.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历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低下。笫二章:名词解释: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中体西用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

5、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献。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人人平等,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小农经济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最终未能实现。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开提岀。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主要内容为: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

6、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新闻官,破除成规丽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屮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屮国人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中体西用: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Z术”。

7、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屮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顽固派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促进军事、教育近代化起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简答题: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对国家出路探索

8、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意义:1.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