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

ID:42001048

大小:1.7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6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_第1页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_第2页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_第3页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_第4页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陵春课件修改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作者简介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

2、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词作背景: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风格热情明快。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风格哀婉悲凉。李清照词欣赏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

3、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前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末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取譬多端,含蕴丰富。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4、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剪梅李清照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地相思的闲愁国恨、家破、人亡、物失的深愁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5、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然而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再看写作背景:

6、风住尘香花已尽,交待季节特征——日晚倦梳头。说明已是暮春时节。暗指: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表达什么情感?心灰意懒浓重的哀愁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外在行为来抒情(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欣赏品析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闻说”、“也拟”、“只恐”曲折尽情的表达了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

7、出哀愁之重。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闻说”、“也拟”表达词人一种什么心理?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等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梳理总结1、化虚为实,直接将愁当作物来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8、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2、借助于比喻写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3、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深写透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4、于对比中咏愁,更见其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5、运用双关之法,委婉咏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