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

ID:42017469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丨丨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学生姓名王吩系、专业政法系历史学指导教师张启耀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选题目的俯瞰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原王朝如何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是历代执政者必须审慎思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及边疆民族、政权的连环互动,对中原王朝的统治格局,不可避免将产生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尽管唐太宗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时间、空间已发生变化,但由于他本人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的经典性意义,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思路、理念和政策,对后世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选题价值和意义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

2、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仍有不少负面影响。如乌鲁木齐“7.5”事件、西藏“3.14”事件。而唐代贞观年间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矛盾得以缓和、民族和谐。尽管唐代的民族关系含义与当今有所差别,但对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和挖掘。争取能够借鉴古人的思想,通过采取得力措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的民族关系,从而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状况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贞观年间的

3、民族政策、可谓是研究成果颇多。研究主要分为整体研究和阶段性研究两部分:如1998年,杨华双发表的《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2007年许敏发表的《唐朝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和谐》。大多数侧重于研究,唐太宗实行的具体民族政策思想。主要研究贞观时期,大唐王朝对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处理方式和取得的成就。发展趋势2013年,李进宝发表了《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研究》一文,较完整的考察了唐贞观年间的民族政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并从整体的角度研究探讨了贞观年间的民族政策,在学术界是一大进步,整体研究的角度也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便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整理和研究,从研究具体民族政策转向主要探讨处理民族关系

4、思想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研究唐贞观年间的民族政策,得出唐太宗处理民族边疆问题的主要思想要义。2.从整体出发,研究在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变化的动态过程,借鉴使唐太宗时期民族和谐的理念和政策。争取借鉴古人智慧,为当今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完成条件:1•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图书、报刊、杂志等。2.登陆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方法及措施:1文献研究法:通过期刊,著书,教材,网络以及一些视听媒介(录像,光盘),查阅了知名学者专家对职业指导的研究成果,力求对其理论,历史以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较为系统的了解。碍于语言水平有限,外文

5、资料以国内翻译的资料为主。2比较分析法:在对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分析。探求适合唐代贞观年间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以及具体实施模式。论文提纲一、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背景1.唐太宗时期的社会状况2.唐以前中原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述略3.唐贞观政权面临的边疆形势二、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1.先北战略2.示信、示轻不示弱3•分而化之,远交近攻4.不战而和,不如胜而后和三、唐太宗疆域观与民族政策关系探讨1.贞观以前中原王朝疆域观之历史考察2.唐太宗疆域观及其民族政策之关联四、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的启迪意义1.唐太宗民族关系思想要义2.当今时代民族关系的动态变化3•唐太宗民

6、族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迪五、结论主要参考文献著作类:[1]赵克耀,许道勋.《唐太宗传》[M].人民出版社,2012.4论文类:[1]李进宝.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3.11[2]许敏.唐朝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7[3]张立辉,赵野春•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9⑷熊德基•唐代民族政策初探[J]•历史研究2012.2[5]王立霞•唐代羁縻府州内部结构及其相关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6]吕建中•唐与吐谷浑的三次和亲[J]・中国土族.2007.3[7]曾凡贞•民族和亲政策对中国

7、古代实现社会和谐的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签字:年月日课题答辩组意见及建议组长签字:年月R系主任意见签字: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