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

ID:42018155

大小:3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6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_第1页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_第2页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_第3页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_第4页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巫山县教育学会2008年度论文评选申报论文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发校本课程摘要: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地方教材建设问题。主要以大溪文化为主流,全方位的开发校本教材的背景及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劣势入手,提出了幵发课程资源,传承大溪文化、特色这一鲜明主题,确立了题为《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的教研课题,就大溪小学地方教材的开发和建设的研究原则、方法、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关键词:大溪文化地方教材校本课程我校在大溪文化的孕育下生存了百余年,是今天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随着

2、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结合本地特色和学校实际,对多样化课程资源和合理的课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校确立了题为《发掘大溪文化底蕴打造地方教育特色》的教研课题,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地方教材,作为我校教学的课程资源之一,以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体现办学特色。本文以大溪文化为主干,显现出本地方的教育特色。一、校本课程问题的提出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即弥补学校课程资源不

3、足,提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体现办学特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冃前,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止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作为库区学校应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实践当中,以促进地方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根据对本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调查了解,学生有了解学本地的传统文化传统的需求。有90%以上的家长、学生对大溪文化遗址、贞洁牌坊等名人古迹也有学习参与的欲望,有95%的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并愿意勤奋学习、建设家乡。这种需求作为内驱力为大溪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学生基础

4、。从大溪乡文化站了解道,他们将在年底对大溪编成一个文化志,分几个纲领,如库区搬迁文化、大溪名人古迹如康茂才将军墓碑等遗址,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因此,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弘扬本地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立足于基础教育,我校主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对本地方文化产生认同感,传承大溪的优秀文化。二、现状与背景课程资源是一切课程活动的基础,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了解大溪文化,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品位,为学校打造出特色,如何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课程资源,传承大溪遗迹文化,是

5、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1•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历史悠久的大溪文化大溪,名黛溪,又名黛溪河。位于长江瞿塘峡东口,东距巫山县城45公里,西距奉节县城15公里。东南的一条冬季水清似黛、夏季水势汹涌,直入长江。大溪遗迹由此呈横岭形向南分布,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早在6000千多年前,勇敢的远古先民选择了这块依山傍水的风景美丽并带有挑战性的地势,安家落户,从事渔业、农耕生活。构建了独特的大溪文化。如今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Z—。2、考古家多次发觉,各类古物上世纪20年代,一支由美国人N.C.

6、Nelson领导的中亚探险队來到大溪这个偏僻山乡,发掘到一些石器和陶片,大溪遗址从此初现端倪。在上世纪1958年、1975年和1976年,国家文物部门先后经过三次发掘,清理墓葬208座,出土珍贵文物1200多件。其中生产工具石斧、石锈、骨针等,还有饰品玉石及艺术品空心石球、人面浮雕等器物。2000年,因三峡蓄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开始对大溪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在早期发现的大溪文化晚期遗存下,发现了大溪文化早期遗物:小口直领圆肩壶、喇叭口高龄广圆肩壶、卷沿深腹罐等泥质黑陶、辉陶、夹砂红褐色陶等。次外,在大溪遗址发掘出丰富的商周遗存

7、,无疑为楚文化遗物。由此可知春秋偏晚阶段以后,楚文化已深入到瞿塘峡地区,巴文化在这一地区基本被楚文化所取代。3、神秘难解的文物奇俗根据目前考古发觉的成果来看,在6000至7000年前,大溪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个以捕鱼和打猎为生的部落。考古专家认为,大溪先民诡处与母系氏族公社。从木地文化站了解到大溪文化遗址在古代的奇异现象:在墓葬中,一般女性墓随葬的都比男性墓丰富,女性墓葬品多的达30余件,而一些男性墓则空无一物。更奇妙的是儿童多靠近女性墓,葬法与成人相似,随葬品也较多,如石斧、骨针等生产工具,有豆、盆、碗等陶器,有玉镯、蚌珠项链等装饰物;

8、出土的200多座墓葬中,发现大量“曲肢葬”,死者俯身式曲肢,双手交叉放在腹腿之间,这些神秘原因是否与某种信仰或者意义有关,至今仍然是个不可破解的谜。从这些神秘和珍贵的文物来入手,让学生学习了解历史,考察浏览这些历史古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