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

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

ID:42020139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_第1页
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_第2页
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_第3页
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试论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摘要】本文结合一审民事诉讼中遇到的问题,对案件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适用普通程序阐述了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制【关键词】一审;民事诉讼;程序;规制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基于全新的程序理念对诉讼进程的控制。并且,司法资源总是有限的。耍将因发生纠纷或矛盾而可能给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的重大冲击分散和缓解,就必须对有限的司法资源进行公正和正确的分配。对此,法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法院应当根据案件诉讼标的金额、诉讼的复朵性等因素,将民事案件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案件类型的特性需求,采取不同的

2、审判程序,使投入到具体个案的司法资源与其内在的需求相适应。一、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原则上适用简易程序1、扩大简易程序适用的必要性一是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绝大多数案件均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此种情况下,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适用简易程序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二是一个真正现代的司法裁判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必须是,司法能有效地为所有人所接近,而不仅仅是在理论上对于所有人可以接近。简易程序的适用则能够让更多的公民可以接近司法资源,获取国家司法资源的帮助,从而保障公民参加诉讼的权利。三是新管辖标准实施后基层

3、法院工作量将显著增加,而在人民法院的现行体制下,以及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范围内,充分发挥简易程序的作用,也就自然成为当前人民法院提高审判效率的最便捷、最直接的途径了。2、规制简易程序的运作一是适用简易程序不受开庭通知、开庭公告的时间限制,不受法庭调查与辩论程序的限制,不受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申请证人出庭期限的限制。二是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的派出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FI期审理,因此,简易程序也不受被告答辩期限、当事人举证期限的

4、限制。三是进一步简化庭前程序,实行格式化诉状,试行电脑分案,大量适用送达地确认制度与司法专邮送达方式,并试行网上电了邮件送达制度,提高案件送达效率,从而减少庭前准备环节。四是简化庭审程序,采用简便式开庭。简化举证质证与辩论环节,限制当事人辩论次数。五是简化裁判文书制作,实行裁判文书格式化,甚至对部份争议不大的简易案件适用口头裁定,现场宣读判决即视为生效送达。如南京市玄武区法院经济庭提出,一审经济纠纷案件判决书的制作应以程序和证据标准实行繁简分流,并设计了简易判决书的格式。i3、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分析,在简易

5、程序适用范围的确定标准上主要有:以一定的诉讼标的金额或价额作为标准;以案件所涉法律关系的性质或类型为标准;以当事人Z间的合意为标准。11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根据诉讼的标的额來划分,即以诉讼标的金额确定划分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标准。但是,i些标的巨大但案情简单的案件未尝不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我国目前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类型儿乎涉及所有案由,故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也不能单纯依靠案由确定。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不能通过某一个或某儿个标准进行界定。因此,笔者认为,基层人民法院除个别特殊案件外

6、,均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二、基层人民法院以普通程序的适用为例外普通程序相对于简易程序而言,能为程序主体提供更加严密、更加周详的程序保障,它设计周密、严谨的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满足了当事人对于实体利益的追求。目前,普通程序在基层人民法院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功效。一是合议庭“合而不议”的现象严重;二是法官陪审职责的履行障碍了司法效率的提高。同时,从国外发达国家审判组织的情况看,英美法系国家审理普通案件的初审法院,原则上实行的是独任制。而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也在不断地扩大独任制的适用范围。借鉴国外的有益

7、经验、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完全可以限制普通程序的适用,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我们必须在立法上明确界定其适用范围。结合多年在基层人民法院工作的审判经验,笔者认为,适用普通程序的民事案件应当限制为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案件以及在基层人民法院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基层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诉讼程序转换的严格限制从民事诉讼的目的来看,程序转换的目的在于对诉讼公正的追求。如果程序的转换适用将导致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和延长诉讼吋间,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损害当事人的诉讼利益,则有违设置程序转换制度的初衷,亦有悖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目的。因此,立法上

8、应当对程序转换予以必要的限制,防止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随意性”0一是人民法院应在兼顾程序安定性等要求、在程序转换不致迟延诉讼的情况下,细化简易程序转为普遍程序的事由。由权威部门明确界定转化的条件。例如:案件涉及多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