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元决策方法

物元决策方法

ID:42022491

大小:2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6

物元决策方法_第1页
物元决策方法_第2页
物元决策方法_第3页
物元决策方法_第4页
物元决策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元决策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元决策方法一、物元分析和矛盾问题现实世界中,有许多事情是不能够直接完成的.其原因在于,要实现的目标和给出的条件之间存在矛盾.数学模型例如,少量的资金,要建造一个大型水库;靠左行驶的公路系统和靠右行驶的公路系统要连结成一个大系统.这一类问题统称为矛盾问题、矛盾问题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解决矛盾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有无理论可依,能否建立一套处理矛盾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广东工业大学蔡文研究员创建的物元分析理论,为解决矛盾问题,寻找矛盾问题的规律,建立解决矛盾问题的数学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决策和系统评价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矛盾问题并非不能求解,

2、大量矛盾问题有某些求解方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咄点子,想办法”.分析矛盾,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就可以将矛盾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然后加以解决.例如,我国历史典故“曹冲称象”就是矛盾转化的典型事例.用普通秤直接称大象重量,条件和目标构成了矛盾问题,无法直接完成.聪明的曹冲把大象换成一些石块,用载重船吃水线刻度的办法,巧妙地将称大象变换为称等重的石块,矛盾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数学模型物元分析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物元分析的理论体系由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所构成,是研究物元及其变换的一门学科.物元分析用物元表示现实世界的问题,通过分析物元结构和相互关系,

3、找出变化和转换的规律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目的.物元分析理论的创立,受到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充分肯定,并且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应用成果.物元分析的数学基础是可拓集合论.可拓集合论的诞生决非偶然,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类辩证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学模型经典数学的基础是经典集合论.在经典集合中,一个元素与某个集合的关系,要么属于它,要么不属于它,二者必居其一.经典集合描述确定事物,描述确定事物的非此即彼属性.用0和1两个数表示元素与集合的这种“非”与“是’的属性,其数学表达形式是特征函数.从思维形式来看,经典集合论满足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即同

4、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模糊数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在模糊集合论中,一个元素与某个集合的关系,或者属于它,或者不属于它,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它,三者必居其一.模糊集合论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模糊性,用「0,l」上的数描述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度,其数学表现形式是隶属函数.模糊集合论突破了排中律的限制,以模糊逻辑作为思维推理的依据.数学模型物元分析是研究和揭示解决矛盾问题理论与方法的新学科,阐述了可变事物的基本结构和变换机理,是质量与环境的统一体.限于篇幅,本节仅介绍物元决策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数学模型在物元分析中,人、事和物统称事物.事物各具不同特征,事物的特征又由相应的量

5、值所规定.事物的名称、特征和量值是事物的三要素.由此,给出物元的定义.二、物元和可拓集合的基本概念定义7.4(物元)设事物的名称为N,关于特征C的量值为V,则三元有序组R=(N,c,v)称为事物的基本元,简称物元.N,c,v称为物元的三要素.数学模型如果事物有多个特征,n个特征记作C1,C2,…,Cn,相应量值记作v1,v2,…,vn,则物元记为并称为n维物元,简记为R=(N,C,V),其中定义7.5(物元变换)使物元变换为物元或若干个物元,i=1,2,…,n,称为物元R0的变换,记作TR0或TR0={R1,R2,…,Rn}数学模型物元变换可以是对事物的特征、量值或它们

6、组合的变换.设有物元R1,R2,R3,对物元变换规定如下的基本运算.①积变换如果T1R1=R2,T2R2=R3,使R1变为R3的变换则称为变换T2与T1的积变换,记作T=T2T1②逆变换如果TR1=R2,使R2变为R1的变换则称为T的逆变换,记作T-1.即T-1(TR1)=T-1R2=R1③或变换如果TR1=R2,TR2=R3,使R1变为R2或R3的变换称为T1与T2的或变换,记作T=T1∨T2数学模型定义7.6(可拓子集)设是论域U上的一个可拓子集,对任意uU,都对应一个实数,则称为元素u对的关联度.实值函。④与变换如果T1R1=R2,T2R1=R3,使R1变为R2和

7、R3的变换则称为T1与T2的与变换,记作T=T1∧T2数学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