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2029479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6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1.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一一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2.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A.赋予公民

2、的国家主人地位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C.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D.引导公民切实地关心国事3.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阶级基础的改革措施是()A.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鼓励发展工商业C.以财产多寡划分雅典公民的等级D.颁布“解负令4.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以避免他们沦为奴隶的可能性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

3、益,避免冲突D.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5.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有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主要是因为()A.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C.财产等级制度的缺陷D.雅典借主政治的建立6.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贫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指不同阶层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若以此概念来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大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小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0.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1.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以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2.《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5、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重视赏罚并重D.关注法律实施3.荀子在《强国篇》: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符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A.封建经济发展

6、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B.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4.筒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杀身之祸的是()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5.“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A、与时倶进B、赢得民心C、变法彻底D、仁义致远6.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冯太后与孝文帝颁行三长制,

7、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可见实行三长制的主要作用是()①清查户口,增加国家赋税收入②打破豪强地主控制人口的合法性③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④建立基层行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北魏拓跋澄在冋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北方少数

8、民族柔然的骚扰2.见下表,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拓拔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姓元长孙穆陆贺刘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3.《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16•“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