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

ID:42031941

大小:25.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_第1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_第2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_第3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饶秀红禄丰县仁兴镇古城小学邮编651205联系电话15126051851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小学生提问的特点。刨根问底是儿童

2、的天性,儿童年龄越小,就越喜欢问这问那,这是非常宝贵的一种天性。这一天性若不加以爱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使出于天真好奇的提问不能向高层次提问能力发展。正因为如此,科学教育专家指出:〃如何帮助儿童提出可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这是儿童理解科学活动的关键一步,在早期打下这种理解能力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硏究表明,小学生的问题通常可以分为四类:1、表现好奇心和兴趣的问题。儿童提出这些问题只是表达一种兴趣,并不是为了获取信息,如在一堆岩石面前,儿童可能会问:〃为什么岩石有不同的颜色、形状?"与其说儿童在提问,不如说儿童有了发现,他们发现了岩石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光滑,有

3、的粗糙……2、为了获取信息的问题。儿童提这类问题是为了获取一些直接的资料,问题涉及的是事实。回答应直接明了,如鸡的寿命有多长?金子是岩石吗?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问大人或查阅资料获取。3、复杂的或与哲学有关的问题。儿童有些问题的答案十分复杂,许多教师也不知道答案,或儿童的现有知识不足以理解这些答案,如〃有没有外星人?"、〃猴子能变成人吗?〃4、可以通过自己探究获取答案的问题。这是科学教育中最具价值的问题,因为它提供给儿童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活动的机会。要提高小学生的提问能力,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意识到通过探究找到答案的问题与不能通过探究活动找到答案的问题的区别,进而提出自己能够探究

4、的问题,或扌巴不能探究的问题改造成探究的问题。如把"为什么岩石会有不同的颜色?"改为〃这些岩石有几种颜色?"。从教学实践看,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二、如何帮助儿童提出可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现代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应该鼓励让学生自己来提问,积极倡导学生好问的学习态度。只有多问,多想,学生才会积极思维,深入硏究。一个个心中的问号最终变成萌发创新意识的源泉。科学探究的问题究竟该从何而来?具体如何操作?下面谈谈我个人在科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我认为: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

5、设疑、激疑和质疑,最终让学生主动产生或提出问题,才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热和主动性。1、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发问为主。在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以往"师问生答〃的传统提问方式为〃生问生答〃的开放性提问方式。例如:在教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这一课时,在共同研究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后,我岀示钩码,先让学生猜测它会不会受到水的浮力?有猜测可能会,但大部分同学猜测不会,可当他们通过实验之后,发现结果并不是像他们刚才猜测的那样,这时就产生了矛盾冲突。这一现象弓I起了学生的

6、思考,我见机提出"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呢?"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为什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进而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怎样使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而这个问题正是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现在已经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这种真正的探究动机的作用下,学生以高涨的刻青投入到后面的探究活动中。2、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境中形成问题要使学生会问,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境中形成问题,提出探究问题。如教学《纸》,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各种纸和不同用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

7、提岀自己还想了解纸的哪些秘密?让所有学生充分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疏理分类,选择其中的部分问题(如纸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吸水程度等)进行探究。而对于课堂上不能或来不及探究的问题(如造纸过程,纸的种类及发展等),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查资料、参观访问或进行实验继续研究。又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前,让学生注意观察炉子壶水烧开时的变化,学生自然会问:“壶水为什么外溢?"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说:"可能是壶里的水胀大了"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经过争辩达成共识。始了。〃可能是壶里的水被烧开后体积胀大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