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

ID:42032469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6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_第1页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_第2页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_第3页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_第4页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饱受非议的语文阅读和作文喊声冤走向北大摘自家长100论坛写作此文,是想补充一些技术性细节,帮家长们更全面地看待语文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些争议性问题。能够认真阅读本文的家长,应该能更好地了解语文考试,进而指导孩子的学习。就我所见,语文考试常被人诟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阅读标答之争,二是作文评价之惑。一、阅读标答之争我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所谓的“阅读标答之争”,很大程度上是由误解造成其实,“标答”(“标准答案”)这个称呼,本身就有问题,如今的中高考命题组更常用的称呼是“参考答案”,一个“参考”,一个“标准”,其间差异,不言自明。所谓“参考答案”,就是中高考结束后,大家能够在媒体

2、看到的简短答案,请注意,“参考”两字已限定了它的功能。当然,以上只是名称的差异,实质差别究竟有多大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在中高考阅读的实际过程中,支配评分结果的连“参考答案”都不是,而是“评分细则”。它以一小题为单位,每小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该题评分的总体原则,就是用一长段话把命题人最核心的意图告诉阅卷老师;二是答案示例,这一部分是非常细致的,例如一道4分的小题,若被设置为两个2分的得分点,那么,答案示例一般会给出两三个得4分的答案示例,两三个得2分的答案示例,两三个得1分的答案示例,还有若干得0分的答案示例。请大家务必注意,第二部分叫做“答案示例”,仅仅是“示例”,它是阅卷组用来具体展

3、现第一部分评分总体原则的案例而已,好让阅卷老师有所参考,考生所写出的答案可比照这些示例评改,但不限于这些示例,最终依据,还是评分的总体原则。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以武汉市中考阅读(现代文阅读二)的题量来算,四道小题,它全部的评分细则可能多达一两千字,十分详尽。所以,别再拿着那寥寥数语的“参考答案”说事了,它不是评卷的依据。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这里所说的“评分细则”是怎样制订出来的呢?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是阅卷组专家闭门造车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中高考结束后,阅卷组的专家们会随机抽阅小几百份卷子,前文所说的那些不同得分档次的答案示例便是由这小几百份卷子而来的。听完上面的介绍后,大家应该对中

4、考阅读的评分过程多了一些信任。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平日里学校里的阅读评分也确实存在问题。(一)学校里的阅读评分是绝对不可能有中考时的严谨程度的,这里面有水平问题,也有精力问题。(二)中学教育小考繁多,当今社会培优盛行,相对可靠的中高考试题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学校老师只能到处挪用、简单修改一些题目,题目质量难有保障。至于那些不知名的参考书,就更不用说。(三)个别老师的态度水平问题,有的老师为图方便,一律按照简化版的“参考答案”评阅,十分死板,因此,每年中高考阅卷前,阅卷组都会拿出前文所说的“评分细则”对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好了,再改卷。或许还有些家长会提出更深刻的问题——为什么阅读题要有评

5、分细则?我想说的是,这毕竟是考试,它必须起到区分学生的作用,考试由分数组成,分数由得分点构成,而评分细则则是将得分点对应到答案中。尽管阅读有它的主观性,但很多家长忽略了,阅读题的题目其实是在限制这种主观性,例如,一道阅读题说“从文章第四段看如何如何”,显然,是在暗示考生答案就在第四段,可偏偏有考生忽略了审题,在文中乱找答案,那么,就这道题而言,这位脱离第四段乱找答案的考生难道不该被认定为阅读能力比其他能在第四段中找答案的考生弱吗?二、作文评价之惑我还是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别再用文学性、创新性来要求中高考作文了。中高考作文是特定场合下的考场作文,许多人拿文学性、创新性来衡量它,说明这类朋友不

6、太了解考试的实际情况。以武汉市中考为例,50分的作文,分为两部分,内容30分,表达20分。内容的30分里,包含题意、主旨、感情、内容。表达的20分里,包括文脉、语言、文体、书写。可见,一部分朋友常常所呼吁的文章所应展现的文学性和创新性其实是第二步才有的要求。这样的分值划定,从根本上体现了中考命题人顾及整体的考量。内容分占大头,表明考生只要顺着题意写,哪怕没有什么文学天赋,甚至缺少文釆,也可以确保中等分数,而武汉市中考作文的均分也常年在30分出头的样子,也就是说,恰好及格。这种就低不就高的评分标准,其实是考虑到了教育的不均衡以及个体对语文水平需求的不均衡,多数考生毕业以后可能不会从事文字工

7、作,那么,又何必对文脉、语言等有那么高的要求呢,能够根据命题者的意图写一篇通顺的文字就够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个别文采斐然、新颖独特的文章被评为低分作文呢?依我的经验看,主要还是审题。有文学细胞的学生,一旦文艺范起来,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审题。我见到过这样两个案例:一个发生在2013年中考,那位考生是柴静的粉丝,也看了柴静所写的《看见》,于是,一看到中考作文题是“看见”,便欣喜若狂,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通对柴静人生经历夹叙夹议的赞美之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