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

ID:42034762

大小:224.2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06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玄武岩纤维项目可行性报告一、玄武岩纤维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背景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美国现在已退出很多制造领域,但是并未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前沿技术和关键创新,依然是传统工业强国的主战场,中国制造商仍需跟踪其技术路线。中国的在消失,而才刚刚开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依然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原始创新面临高昂成本,而

2、且风险难测。(二)项目名称玄武岩纤维投资项目(三)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XXX事业发展公司公司一直秉承“坚持原创,追求领先”的经营理念,不断创造令客户惊喜的产品和服务。二、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XXX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技术改造、培育骨干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全市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

3、断提升,工业“转调创”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三五”末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3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21.9亿元、工业增加值2020.3亿元,利稅、利润分别为813.3亿元、530.4亿元;941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过亿元71家。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居全省第6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十二五”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增幅连续4年列全省前五位;利税、利润同步增长,分别是201

4、0年的2倍和1.9倍。把技术改造作为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推进,“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技改投资3264.6亿元,全市形成了以食品、冶金、建材、机械、化工、木业、纺织服装、八大传统产业为支柱,高端装备制造、新、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体系。2014年底,八大传统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28户,完成工业总产值87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7%,其中食品、冶金、建材、机械、木业5大产业过千亿元;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

5、有规模以上企业484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05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5%,成为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xxx工业园。(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43281.63平方米(折合约64.89亩),净用地面积43281.63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4.8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玄武岩纤维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玄武岩纤维制造和

6、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5.27%,建筑容积率1.5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3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3.48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三、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近两年,国家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先后启动了三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

7、1+X”)规划体系,加快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要让上述规划体系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长效,产业政策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而后者首先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使之既有助于化解短期内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长远目标。(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划分为混沌阶段、主导设计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混沌阶段竞争的焦点是技术创新,主导设计形成阶段竞争的焦点转移为价值创造,企业可

8、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的时机。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在混沌期率先进入,而在制造和营销资源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可以选择在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较小的主导设计形成阶段跟随进入。先进入者可获取先发优势,而后进入者可抓住机遇实现赶超。但仅仅选择好时机并不能决定赶超绩效,关键还要看发展模式。因此,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后,还需选择适宜的赶超战略和实现路径。(三)经济新常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明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周密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